秦公钟
春秋秦铜器。1978年在宝鸡县杨家沟乡太公庙村一个窖穴内发现。共五件。形制相同,唯大小有异。最重的为24公斤,最小的重6公斤。四钟有铜钩,一钟缺失。五钟甬上端均饰四杀小龙,干带上有四组变形雷纹,旋饰重环纹,舞部纹饰可分四区段。其中二钟鼓部饰两只凤鸟,相向而立,其余三钟除两只凤鸟外,右侧还有一鸟。五钟均有铭文,按其连续关系可分两组。其中两钟铭文合为一篇,其余三钟铭文连续,应另为一组。全篇铭文共一百三十五字,其中重文九、合文一(省)。两组铭文内容完全相同,唯行款有异。铭文皆范铸,剔剥时发现个别字内尚存有范土,范土极坚硬,呈黄白色。据考释铭文,可知该钟为秦武公所铸。该钟的发现,对研究先秦时期秦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和先秦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