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隆Cologne城市名。又译科伦。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可伦、克纶恩、勾伦业、克伦、寇伦、库伦、果伦等。在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中西部,莱茵河西岸。公元前38年建为古罗马要塞。公元50年称科隆尼亚·克劳迪娅·阿拉·阿格里皮内西姆,简称科隆尼亚。曾为汉萨同盟主要成员。中世纪时经济发达。1794年被法国占领。1815年归属普鲁士,再度繁荣。市内存有科隆大教堂、圣格雷隆教堂、安托尼特教堂、罗马时代地下广场等古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创办《新莱茵报》。 科隆巴拿马中北部港城,全国第2大城市,科隆省省会。位于巴拿马运河北口,人口13.8万(1992)。居民多为开凿运河黑人劳工的后裔。1825年始建在沼泽遍布的曼萨尼约岛上。1855年随巴拿马铁路铺设至该岛和运河的开通而成为巴拿马加勒比海岸最重要港口。港口水深12.19m,可泊巨轮。此处建有日产10万桶石油的大型炼油厂。港口输出香蕉和木材。1953年设立科隆自由贸易区,占地50hm2。现为国际贸易中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开设了360多家公司和20多家外国银行。199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0多亿美元,居西半球各自由港之冠。巴拿马铁路的北部终点。 科隆Colon巴拿马第二大城市和港口。位于巴拿马运河北口。人口7.8万,多为黑人劳工后裔。设有自由港,从事转口业务。金融业颇盛。 科隆❶巴拿马港口城市,濒加勒比海,位巴拿马运河口。建有自由贸易区。海军基地。 科隆 科隆❶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波恩北面30公里的大褐煤开采区的中心,处在莱茵河的西岸。人口967,700人 (1982年)。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重要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金融中心。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8年就为古罗马要塞。最初被命名为科隆尼娅,科隆市名即由此演变而来。中世纪时经济就很发达,曾是欧洲各地贸易往来的中心。19世纪起,随着鲁尔煤矿的开发和铁路的修建,城市规模发展得更为迅速,1928—1932年就修建了世界第一条科隆到波恩的高速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曾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开始重建,建有大型火电站,还有军工、机械制造、冶金、炼油、纺织、化学、电子等工业。是两千多年来的古城,有保留下来的科隆大教堂和罗马时代的地下广场等著名古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创办《新莱茵报》。 ☚ 香榭丽舍大街 科隆群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