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短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短褐duǎn hè粗毛或粗麻织的短衣,指平民之衣或指贫穷之人。贾岛《送胡道士》: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朱门待媒势,短褐谁揄扬。 短褐duàn huǒ短而窄的衣服。例:衣服上身太~,脖脐窝都露在外面。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裋褐 > 短褐 短褐 duǎnhè 即裋褐。《墨子·公輸》:“今有人……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史記·孟嘗君列傳》:“今君後宫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晉·陶潛《五柳先生傳》:“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宋·陆游《五月十五曉寒甚聞布縠鳥有感》詩:“弊褲久當脱,短褐竟未送。” 短褐(-hè)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公输》:“邻有~而欲窃之。”又:“此犹锦绣之与~也。” 各种人的衣 各种人的衣王后所穿的画有雉羽的衣:褕 ☚ 上衣 军衣 ☛ 短衣 短衣襦(襦衣;小襦;罗~;珠~) 镼袛 襜褕 ☚ 单衣 长衣 ☛ 短褐duǎn hè同“裋褐”。 短褐duǎnhè也作“裋褐”。贫贱者或僮竖所穿的粗布短衣。《墨子·非乐上》:“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清孙诒让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又《公输》:“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唐杨倞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冬则毛裘解札,短褐不掩形。”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百姓或短褐不完,而犬马衣文绣。”《史记·秦始皇本纪》:“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南朝宋裴骃集解:“徐广曰:‘一作短,小襦也,音竖。”’唐司马贞索隐:“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魏书·胡叟传》:“高闾曾造其家,值叟短褐曳柴,从田归舍。”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胫,岁暮多苦寒。”清方文《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