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青粱米 青粱米 qīngliángmǐ 禾本科植物粟之一種青粱的種仁。主治煩熱、消渴、瀉痢。始載於先秦典籍。《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蛭蝕人胻股〔膝〕》:“以青粱米爲粥,水十五而米一……。”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青粱米》:“主治胃𤷒,熱中,消渴,止瀉痢,利小便,益氣補中。” 青粱米qīng liáng mǐ《本草纲目》谷部第23卷粱(15)。药名。 【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Beauü.的一种青粱的种仁。 【性味】《别录》:“甘,微寒,无毒。”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治烦热,消渴,泻痢。 ❶《别录》:“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 ❷《日华子本草》:“健脾,治泄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