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矛盾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矛盾律máo dùn l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1918年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第二感想,就是梁先生主张一致,不像那班圆通派,心理相信纲常礼教,口里却赞成共和;身任民主国的职务,却开口一个纲常,闭口一个礼教,这种人比起梁先生来,在逻辑上犯了矛盾律,在道德上要发生人格问题。” 矛盾律 矛盾律形式逻辑的一条基本规律。内容为: 同一思维过程中,必然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又称“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或“并非 (A且非A)”。这里,“A”与“非A”表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公式表示: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A与非A的真实性互不相容,二者不可共存,肯定一方必然要否定另一方,不能同时都肯定。矛盾律实质是思维现象之间客观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若同时肯定,必然相互否定,构成的思维形态“A且非A”本身就不具有任何内容。矛盾律的要求是: 在同 一思维过程中,肯定某个思想,不能同时又肯定其矛盾思想或反对思想。如果违背矛盾律的要求,就会造成“A且非A”的逻辑矛盾,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 同一律 不矛盾律 ☛ 矛盾律 矛盾律maodunlu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其内容是:在同 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可表示为:A不是非A (或不能既是A又是非A)。亦称不矛盾律。在传统逻辑中,矛盾律有不同含义: ☚ 同一律 排中律 ☛ 矛盾律 矛盾律Maodunlu思维规律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假的。“互相否定的思想”,是指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A”表示任一思想,“非A”表示与A互相否定的思想。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有互相否定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在实际思维中违反了上述要求,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矛盾律要求所犯的“自相矛盾”错误,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是在所使用的概念中同时具有相互否定的内涵;有的是在断定同一对象情况的判断中,隐含着相互否定的思想。在运用矛盾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矛盾律所要排除的“矛盾”,是对互相否定思想同时肯定的“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客观事物的矛盾。其次,矛盾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必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对同一对象而言”的条件下才发挥作用。再次,违反矛盾律要求所犯的“自相矛盾”错误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肯定。矛盾律不允许思维中出现“逻辑矛盾”,但这并不排斥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探索事物的某些未知的性质或规律时,对同一问题可能作出两种互相矛盾的判断。最后,矛盾律并不能确定互相否定的思想在同一思维中何者为假。 ☚ 同一律 排中律 ☛ 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