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香连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大香連圓 > 香連丸
香連丸  xiāngliánwán

即大香連圓。

香连丸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白石脂、龙骨、炮姜、炒黄连、枯矾各半两。为细末,醋糊为丸,麻子大,一岁小儿每服十丸,乳前米饮送下,日三至四次。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
❷《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七引 《兵部手集方》方。宣黄连、青木香(即今之广木香)。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日二次。功能清热燥湿,行气导滞。治热痢,下痢赤白,日夜不止,肛门灼痛。
❸《证治准绳·幼科》集七引茅先生方。木香、黄连(吴茱萸五钱同炒令烟起,去吴茱萸)、肉豆蔻、炮诃子肉各半两,阿胶 (面炒)、朱砂各一钱。为细末,软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至十四丸,用饭饮吞下。治泻痢。
❹《证治准绳·幼科》集七引吉氏方。黄连、木香、诃子皮各一两,肉豆蔻二个,黄芩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十丸,小儿每服五丸,空腹煎醋浆汤送下,日三次。治赤白痢。
❺《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又名香橘丸。黄连 (吴茱萸五钱同炒,去吴茱萸) 一两,木香、陈皮各半两,石莲子肉二钱半。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陈仓米汤送下。治小儿痘疹结痂之时,暴泻不止,水谷不分,利如脓血。
❻《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四方。即大香连丸。见该条。

香连丸 《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组方药物】 宣连 青木香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2味,同捣筛,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每日2~3次。其久冷人,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止痢。
【适应病证】 赤白痢疾。
【临床验证】 1. 细菌性痢疾:用本方治疗38例,平均于服药后32.5小时体温降至正常,4天腹泻控制,3~4天一般症状消失,3天血象转为正常,大便细菌培养转阴平均也只有3天时间(《中医杂志》1955,8:20)。2.肠伤寒:以本方治疗137例伤寒或副伤寒甲、乙、丙三型带菌者,服药1周,在3个月内连续3次复查,转阴率均在98%左右(《江苏中医》1959,3:22)。
【方义分析】 本品为治疗湿热痢疾的传统名方。方中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为君药;佐以木香(经考证,唐代的青木香,即今世之木香)行气化滞,止痛宽肠。二药配伍,具有清热燥湿、理气治痢之效。


香连丸 《圣惠方》卷九十三

【组方药物】 木香15克 黄连22.5克(去须,微炒) 诃黎勒15克(煨,用皮) 肉豆蔻122枚(去壳) 丁香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末,烧饭和丸,如黍粒大。每次5丸,粥饮送下,1日3~4次。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止痢。
【适应病证】 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失调,下痢赤白,腹内㽲痛,日夜频作,不欲饮食。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豆蔻香连丸”(《和剂局方》卷十)


香连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组方药物】 木香 黄连(去须,炒) 炙甘草(锉) 肉豆蔻(去壳)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止痢。
【适应病证】 热痢。


香连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组方药物】 黄连 地榆 赤石脂各60克 龙骨 阿胶 木香 艾叶 黄芩各30克 肉豆蔻45克 使君子22.5克 赤芍药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乌梅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和血,涩肠止痢。
【适应病证】 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惰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㽲痛,痞满肠鸣,里急后重。


香连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

【组方药物】 木香 诃子肉(面炒) 黄连(炒)各15克 龙骨6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细末,饭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丸,米饮汤下。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涩肠。
【适应病证】 湿热痢无积滞者。


香连丸 《良方续录》

【组方药物】 川黄连36克(勿炒) 广木香9克 山楂肉36克(炒) 川厚朴(去粗皮,姜汁炒) 小青皮各24克 生甘草15克 红花9克(酒洗) 大黄60克(酒炒) 黄芩(勿炒) 大白芍各36克 陈枳壳(麸炒) 尖槟榔各24克 当归身 地榆各15克 桃仁18克(去皮、尖) 橘红12克
【制剂用法】 上药16味,共为末,用荷叶包米煨饭为丸。每服9克,扁豆花泡汤化下。
【主要功效】 清热邪,导滞气,行瘀血。
【适应病证】 痢疾。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香连丸

香连丸

出自《兵部手集方》,由黄连木香组成。主治
❶湿热泻痢,下痢赤白,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
❷湿热泻泄,腹痛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烦渴尿赤,舌红苔黄腻。西医学称之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每次3至6克,日服2次。

☚ 参茸虎骨酒   苦参丸 ☛
000067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