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秋海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秋海棠

 

朱受新


 清秋湛露浥琼芳,素影风摇玉砌旁。
 夜静看花人独立,水晶帘外月如霜。


 朱受新这首咏海棠诗,犹如画面清晰的海棠秋月图,令人赏心悦目。
 “清秋湛露浥琼芳,素影风摇玉砌旁。”在那白玉石阶之旁,素洁的白海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晶莹的露珠,在那如雪似玉的海棠花瓣上闪动。怪不得海棠花如此皎洁素雅,原来是朝露滋润着花瓣呢。这两句正面直接写花,花立于阶旁,露润于花上。花、露、阶融为一体,画面的中心就是白秋海棠花。
 “夜静看花人独立,水晶帘外月如霜。”接下来后两句笔锋一转给画面添加了新的内容:更深夜静,有人花前独立,正在如醉如痴地专注赏花;水晶帘外,洒下皎洁的月光,海棠花上,仿佛也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运用衬托手法歌咏海棠,是朱受新这首诗的鲜明特点。许多诗人咏海棠,都喜欢用拟人方法,把海棠花描绘成美女,有的甚至更具体地把海棠当作少女、睡美人。朱受新构思这首海棠诗,别有一番新颖设计,他运用绘画式的衬托手法,把海棠放到众多景物的背景中去表现。诗人由近及远,由花瓣上的露珠,写到花旁的玉阶,再离远一点写花前之人,最后展现一片如霜似雾的月光,把这幅海棠秋月图的景深拉向远方,景深无限。就在这特定的背景中,亭亭玉立的海棠,显示出非凡的风韵神采。
 总之,诗人朱受新另辟蹊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观赏素洁、高雅白秋海棠的图画:清秋季节,夜深人静,在高而远的空中悬着一轮明月,浓重的露水打湿了立在白玉石阶旁的秋海棠,微风掠过,在如水的月光下,只见枝影摇曳。望着这此情此景,是那样的空灵,那样的幽深,不知不觉中使我们联想起了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诗句。
 古人写诗讲究“空谷足音”,通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具体景物,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空间。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是这个意思。从《白秋海棠》的字面上看,诗人似乎没有直接吐露他的思想感情,看不到诗人的姿容和心理状态,也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一些什么。诗的意义全在于它所显露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要凭“思而得之”。《白秋海棠》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是一种纯洁、高雅的陶冶性灵之美。白秋海棠在诗人笔下是一种圣洁之物,作为审美对象来说,它体现出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咏花诗词之《白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白秋海棠

 

尤怡


 谁将清泪洒幽墀?散作瑶华别有姿。
 最是玉人断肠后,淡妆无语背人时。


 海棠品种繁多,千姿百态。,咏海棠的诗,也着眼不同,手法各异。
 尤怡这首海棠诗,别具一格,借典把海棠说成是断肠玉人的情泪洒成的。“谁将清泪洒幽墀?”劈头一问,使人想起“断肠花”的典故来:据元代伊世珍《瑯环记》卷中引《采兰杂志》记载,“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紧接首句,诗人告诉我们:玉人的情泪洒在幽静的宫中阶前,散开化作精美的玉花,就是这别有姿态的白海棠花。接下句,似乎应该说如何别有姿态,也就是要细说海棠各种姿态了,可是,诗人笔锋一转,却又道出两句:“最是玉人断肠后,淡妆无语背人时。”你看那白海棠默立阶前,多么象淡妆无语、背着他人独立悲伤的玉人。不见其华美妆束,不见其美好容貌,不闻其声,却给人想象余地,收到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这首诗一、二句借典故引起联想还不足为奇,即三、四句可谓有新颖独到之功,玉人滴泪成花,花开又酷似玉人,联想自然,构思别致,造成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