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登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登科dēng kē唐代举子及第后待选服官,由吏部复试,获中方称登科。李端《赠赵神童》: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白居易《劝酒》: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 登科dēng kē唐代举子及第后待选服官,由吏部复试,获中方称登科。高适《河西送李十七》:“开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登科唐初制,举子放榜,只称及第,待选服官,由吏部复试,获中,方称登科。唐以后科考中进士为登科。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贴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登科 登科唐制,举子放榜,止称及第,待选服官,由吏部复试,获中,方称登科。如韩愈自称:“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即仅及第而未登科。高适《河西送李十七》诗:“开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唐以后凡应试得中即称登科。白居易《泛渭赋》:“左丞相郑公之领选部也,予以书判拔萃选登科。”——左丞相郑珣瑜先生负责吏部考试时,我以书判拔萃选荣幸登科。 ☚ 登降饫宴之礼 邓林 ☛ 报罢、不第、落第、下第;登第、登科、及第、折桂、中式○报罢bào bà(动)科举时代考试落第:~之后,寝食不安|~更饥窘。 ○不第bù dì(动)下第:其~则习业如初|屡举~|秋闱~|举进士~|童年举于乡,久~。 ○落第luò dì(动)科举考试没考中:归省值花时,闲吟~诗|~秀才|~还乡。 ○下第xià dì(动)落第:应举~|会试已毕,~的自然垂头丧气| 当年~之后,再没去应试。 ●登第dēng dì(动)登科:贫儒~似登天|子孙相继~|会试~,选入翰林。 ●登科dēng kē(动)科举时代应考被录取:儿年九岁时,阿爷报~| 以首甲状元~|~记|平生懒看~录。 ●及第jí dì(动)科举考试考中(多指殿试):状元~|他们是同乡同窗,又是同时~的好友。 ●折桂zhé guì(动)科举及第:芝兰秀发,~争先|未曾蟾宫~。 ●中式zhòng shì(动)科举时代考试合格:~者为举人 |~无望|注定今科~|适中丞大收遗才,补送入,果~。 登科科举时代称考中进士为登科。袁枚《祭妹文》:“不知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科举考试考中 科举考试考中登(登榜;登庸) 发(发科;发甲;高发;发科发甲) ☚ 考中 科考殿试考中 ☛ 科考殿试考中 科考殿试考中桂(桂科;桂折;桂林;折桂;得桂;掇桂;添桂;擢桂;攀桂;折桂枝;攀蟾折桂;蟾宫折桂;挂折一枝;桂林一枝;桂林片玉;蟾宫板桂;月中折挂) 售 登科(登科甲;登科第;登科录) 登庸 登榜 擢第 擢科 升科 得儁 成龙 迁飞 题塔 策名 步蟾 蟾枝 攀鳞 入第 及第(科举及第) 皆第 得第 高捷 登第 莺乔 莺迁 莺徙 迁莺 战胜 鹤冲天 登蟾宫 跳龙门 探龙颔 登龙门 一举成名 脱白挂绿 ☚ 科举考试考中 考中的等次 ☛ 登科科举考试用语。隋唐设科取士,放榜又分甲乙等科,故中式者称登科。后亦用以特指进士及第者,亦称登第。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后代多指经会试、殿试而成进士。 登科 登科科举及第又称 “登科”。见 “及第”条。 ☚ 同出身 放榜 ☛ 登科dēng kē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称为“登科”,亦称“登第”。《春温三字诀·王作霖序》:“虽少即采芹,壮未登科。” 登科deng kepass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s 登科唐制, 礼部试放榜, 只称及第,取得出身。复经吏部考试中式,方称登科,始得任官。如韩愈自称“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即指仅及第而未登科。唐以后凡殿试及第者,不需经吏部考试即可任官,故及第亦称登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