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薏苡明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薏苡明珠典源出处 《后汉书 · 马援列传》:“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马) 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 薏苡明珠典源出处 《后汉书 · 马援列传》:“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马) 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 释义用法 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址,后带回一车薏苡种,而人们传说是一车南方珍宝,权贵们都 很妒忌。在他死后上书诬告他偷运回珍珠和犀角。使他和他的家属蒙受了不白之冤。后用此典表示遭受疑忌、诬陷,蒙冤受屈。 用典形式 【伤薏苡】 唐·刘长卿:“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收薏苡】 唐·皮日休:“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 【明珠恨】 清·王夫之:“伏波未洗明珠恨,莫诧中朝有建威。” 【遭薏苡】 宋·苏轼:“巧语屡曾遭薏苡, 瘦词聊复托芎䓖。” 【薏苡行】 明·徐渭:“张骞本带葡萄人,马援难抛薏苡行。” 【薏苡嗟】 清·吴兆骞:“苍蝇点白由来事,薏苡偏嗟罹谤议。” 【薏苡谤】 唐·陈子昂:“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唐·杜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深。” 【伏波被谗】 明·陈子龙:“伏波方被谗,踊跃桴鼓鸣。” 【伏波薏苡】 清·黄鷟来:“猰㺄猖狂食人肉,伏波薏苡生谗言。” 【明珠一车】 清·王摅:“可怜交橐归来日,岂有明珠载一车?” 【明珠薏苡】 宋·黄庭坚:“金钱满地无人赏,一斛明珠薏苡秋。”明·贝琼:“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 【珠薏余生】 清·丘逢甲:“珠薏余生安下泽,金瓯全局哭中原。” 【薏苡无车】 明·李东阳:“麒麟有服真殊宠,薏苡无车莫浪猜。” 【薏苡明珠】 清·蒋景祁:“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薏苡遗恨】 宋·苏辙:“薏苡成遗恨,松楸卜远年。” 【薏苡蜚语】 清·孙元衡:“薏苡蜚语腾,宫侧起谗蛊。” 【马援载薏苡】 宋·苏轼:“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明珠来戚里】 清·沈绍姬:“岂有明珠来戚里,空留铜柱在炎天。” 【薏苡为文犀】 明·刘基:“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薏苡成珠犀】 宋·陆游:“哀哉马新息,薏苡成珠犀。” 【薏苡当含贝】 清·顾炎武:“薏苡当含贝,桄榔待复衣。” 薏苡明珠 薏苡: 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或入药。典出《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马援拜伏波将军,率领大军南征交趾。交趾地处南荒,草莽森森,酷暑逼人,到处弥漫着瘴疠之气,很容易使人染上疾病。当地有一种叫薏苡的药物,取其果仁入药饮食,可以起到除湿祛寒、强脾健胃的作用。马援命军士经常饮服薏苡仁,用以预防疾病,从而使军队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打了胜仗。从交趾班师返回时,马援特地载回了满满一车的薏苡仁,打算在中原引种。 不料,他凯旋的时候,朝中原先对马援有成见的一些权贵,看到马援的车子装着沉甸甸的东西,便猜测里面装的是马援从南方搜刮回来的珍珠宝贝,分外眼红。但由于马援南征有功,新封为新息侯,受到皇帝的宠信,那些权贵们也不敢随便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后来,马援因征五溪失利,受到光武帝的责备。光武帝的女婿梁松,素来与马援不和,看到马援失势,遂纠合原先对马援有成见的一伙人上书朝廷,对马援横加诬陷,从交趾运回来的那一车薏苡仁也被重新提起,诬说那里面装的是明珠和有纹彩的犀角。朝中显宦马武、侯显等人也一起攻击马援。光武帝听了这些诬陷之词,大为恼怒。恰在此时,马援不幸去世。光武帝即命人追缴马援的新息侯印。马援家人惊恐万分,不知马援到底犯了何罪。他们不敢扶柩归葬旧茔,只得把马援草草埋葬在洛阳城西。办完丧事后,马援的妻子和侄儿马严深感冤枉,就双双以草绳自缚,向光武帝请罪。光武帝出示梁松的谤书,他们才知道马援的所谓“罪行”,遂大声悲恸喊冤。他们先后六次上书光武帝,申诉冤情。光武帝看到这些情真意切、文辞哀伤的申诉状,始觉原来的做法冤枉了马援,遂准许将马援灵柩移归旧茔安葬。一直到了章帝(系马援女养大)即位后,才追谥马援为忠成侯,算是给他平了反。 后人由这段故事概括出“薏苡明珠”或“明珠之谤”,比喻无辜横遭他人诽谤,蒙受不白之冤。 薏苡明珠借指诬陷之词。清朱彝尊《酬洪昇》诗: “梧桐夜雨词凄绝, 薏苡明珠谤偶然。 ” 薏苡明珠yìyǐ-míngzhū薏苡: 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或入药。典出《后汉书·马援传》。 薏苡明珠后汉名将马援蒙冤被谤的事,比喻遭受无端的嫌疑。《后汉书 · 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清朱彝尊《酬洪升》:“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受屈 受屈遭受委屈:负曲 抱屈 负屈 另见:冤枉 ☚ 受谤 受损 ☛ 薏苡明珠yì yǐ míng zhū把薏苡仁说成了明珠。比喻无端蒙冤被谤。“薏苡”,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称薏苡仁、又叫薏米,可食用,也是药材。《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年……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清·朱彝尊《酬洪升》诗:“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薏苡明珠东汉初年,马援是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名大将,因为战功显赫,被封为伏波将军、新息侯,很受光武帝信赖。 薏苡明珠yìyǐ-míngzhū《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薏苡: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或入药。谮(zèn):向上进谗言,说人的坏话。马援将一车南方薏苡的种子引进中原,在他死后,别人诬告他这一车装的都是南方运来的明珠。后以“薏苡明珠”指遭人诽谤,蒙冤受屈。 薏苡明珠yì yǐ mínɡ zhū错把薏苡当成了明珠。 薏苡明珠yi yi ming zhu薏苡:芡实,状似珍珠。把薏苡当作珍珠。形容受到不白之冤。语本《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薏苡明珠yìyǐ-míngzhū〔主谓〕 薏苡,植物名,俗称“药玉米”、“回回米”;薏苡仁含淀粉,可食用、酿酒或入药。薏苡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指蒙冤被谤。语本《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清·朱彝尊《酬洪昇》:“梧桐夜雨词凄切,~谤偶然。” 薏苡明珠yì yǐ míng zhū薏苡: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入药。《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在还,皆明珠文犀。”后称蒙冤被谤为“薏苡明珠”。也作“薏苡之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