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薇銜 薇銜 míxián 俗讀wēixián亦作“薇䕔”、“麋銜”、“糜䕔”,亦稱“無顛”、“承膏”、“醜”、“無心鬼”、“承肌”、“無心”、“吳風草”、“鹿銜草”。薇,通“麋”。麋,鹿。鹿有疾銜此草則愈,故名。主治風濕痹痛,癰疽惡瘡。《神農本草經·上經·薇銜》:“薇銜,味苦平,主風濕痹,歷節痛,驚癇吐舌,悸氣賊風,鼠瘻癰腫。一名糜銜。”清·孫星衍等注:“吳普曰:薇䕔,一名糜䕔,一名無顛,一名承膏,一名醜,一名無心鬼。”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薇銜》:“一名承肌,一名無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薇銜》:“恭曰,南人謂之吳風草,一名鹿銜草,言鹿有疾,銜此草即瘥也。據蘇説,則薇銜、糜銜,當作麋銜也。鹿、麋一類也。” 薇衔【同义】总目录 无风无颠薇衔薇衔wēi xián《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薇衔。 药名。详见于“薇衔茎叶”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