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薏苡仁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薏苡仁散

❶《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薏苡仁、当归、川芎、防风、汉防己各一两,桂心、羚羊角、赤芍药、炙甘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半分,水煎服。治肉极,肌肤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❷《普济本事方》卷三方。薏苡仁一两,当归、川芎、炮姜、炙甘草、官桂、炮川乌、防风、炒茵芋、人参、羌活、白术、麻黄、独活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空腹、临卧酒调下,日三次。治风湿流注四肢筋骨。

薏苡仁散 《外台秘要》卷二十四

【组方药物】 薏苡仁 桂心 干姜 白敛 当归 肉苁蓉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共为散,先食温酒1克,日3次,夜1次。
【主要功效】 令痈自溃,长肌肉。
【适应病证】 痈疽。


薏苡仁散 《圣惠方》卷二十六

【组方药物】 薏苡仁 当归 川芎 防风 汉防己各30克 桂心 羚羊角 赤芍药 炙甘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共研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半分,水煎服。
【主要功效】 祛湿宣痹,熄风通络。
【适应病证】 肉极,肌肤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薏苡仁散 《本事方》卷三

【组方药物】 薏苡仁30克 当归 川芎 炮姜 炙甘草 官桂 炮川乌 防风 炒茵芋 人参 羌活 白术 麻黄 独活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共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临卧酒调下,1日3次。
【主要功效】 温经散寒,祛湿通痹。
【适应病证】 风湿流注四肢筋骨。


薏苡仁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薏苡仁 石膏(煅) 川芎 桂心(不见火) 防风(去芦) 汉防己 羚羊角(镑) 赤芍药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炙)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粗末。每服12克,水225毫升,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要功效】 疏风利水,宣痹止痛。
【适应病证】 肉实极,肌肤淫淫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薏苡仁散

薏苡仁散

本方出自 《普济本事方》卷三。方由薏苡仁一两,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小川芎、干姜(炮)、甘草(炙)、官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尖)、防风(去钗股)、茵芋(去梗,锉,炒)、人参(去芦)、羌活(去芦)、白术、麻黄(去根节)、独活(黄色如鬼眼者,洗,去芦,焙)各半两组成。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酒调下,日三服。现用法作汤剂,水煎服。功能祛风胜湿,温肾养血,筋舒止痛。主治肝肾不足,风湿流注筋骨,周身痠疼,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本方所治证属肝肾失养,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所致。治宜祛风湿,温肾养血,兼健脾土。方中重用薏苡仁祛风湿,缓拘挛; 川乌、防风、羌活、独活、麻黄、茵芋助薏苡仁以祛风寒湿之邪,以上为主要组成部分; 更以肉桂温肾以化气行水,合干姜并能温中散寒,用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健脾,脾土得健,则湿邪能化,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亦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之意,以上均为方中辅助药物。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祛风除湿,温养肝肾,健脾行水之功。用治肝肾不足,风湿痹痛诸疾。以四肢肿痛,屈伸不利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亦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肝肾不足,风湿侵入筋骨而成者。
薏苡仁汤(《张氏医通》卷十三) 薏苡仁(姜汤泡)一两,芍药(酒洗)、当归各钱半,麻黄(去节)、桂枝各八分,苍术(去皮,芝麻拌炒)一钱,甘草(炙)七分,生姜七片。水煎服,不拘时。功能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主治中风湿痹,关节烦疼不利。
新定薏苡仁汤(《医学从众录》卷六) 薏苡仁一两,附子一、二钱,木瓜一钱五分,牛膝二、三钱。水煎,空心服。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止痛。主治腰痛筋挛,难以屈伸者。

☚ 理苓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
000039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