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恶肿方dīng chuāng è zhǒng fāng方剂名。 ❶《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灰藋。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野灰藋采烧灰,拨破疮皮,唾调少许点之,血出为度。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❷《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石灰。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石灰、半夏等分,为末,傅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❸《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荔枝。 【方源】《济生秘览》。 【组成、用法】用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根即出也。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❹《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荔枝。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用荔枝五个或三个,不用双数,以狗粪中米淘净为末,与糯米粥同研成膏,摊纸上贴之。留一小孔出毒气。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❺《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胡桃。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胡桃一个平破,取仁嚼烂,安壳内,合在疮上,频换。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❻《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葱。 【方源】《圣济总录》。 【组成、用法】以老葱、生蜜杵贴。两时疔出,以醋汤洗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❼《本草纲目》谷部第24卷腐婢 。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小豆花末,傅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❽《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鳢肠。 【方源】《圣济总录》。 【组成、用法】五月五日收旱莲草阴干,仍露一夜收。遇疾时嚼一叶贴上,外以消毒膏护之,二三日疔脱。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❾《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木芙蓉。 【方源】《傅滋医学集成》。 【组成、用法】芙蓉根皮为末,香油调傅。先以松毛、柳枝煎汤洗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❿《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木芙蓉。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九月九日采芙蓉叶阴干为末,每以井水调贴。次日用蚰蜒螺一个,捣涂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⓫《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白棘。 【方源】《圣惠方》。 【组成、用法】曲头棘刺三百枚,陈橘皮二两,水五升,煎一升半,分服。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⓬《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白棘。 【方源】《圣惠方》。 【组成、用法】棘针(倒钩烂者)三枚,丁香七枚,同入瓶烧存性,以月内孩子粪和涂,日三上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⓭《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乌贼鱼。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先刺出血,以海螵蛸末掺之,其疔即出。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⓮《本草纲目》介部第46卷田螺。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用田螺入冰片,化水点疮上。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⓯《本草纲目》虫部第42卷蟾蜍。 【方源】《乾坤秘韫》。 【组成、用法】蟾酥一钱,巴豆四个(捣烂),饭丸锭子大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下。良久,以萹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服,取行四五次,以粥补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⓰《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鼠。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鼠屎、乱发等分烧灰,针疮头纳入。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⓱《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牛。 【方源】《圣惠方》。 【组成、用法】黑牛耳垢敷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⓲《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羊。 【方源】《广济方》。 【组成、用法】青羊屎一升,水二升,渍少时,煮两沸,绞汁一升,顿服。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⓳《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豕。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十二月猪胆风干,和生葱捣傅。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⓴《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狗。 【方源】《圣惠方》。 【组成、用法】牡狗屎(五月五日取),烧灰涂敷,数易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马鞍疮。㉑《本草纲目》兽第50卷狗。 【方源】《肘后方》。 【组成、用法】取白犬血频涂之。 【功用主治】疔疮恶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