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生产水平
扬州农业基础较好,以粮、棉、油为主的农作物生产,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水利条件的逐步改善,里下河地区完成了沤改旱,通南高砂土地区扩大了旱改水,全市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三麦”、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稻麦两熟为主的农作物布局,以粮、棉、油为主的合理轮作制度。“八五”期间,有3种作物亩产刷新了历史纪录,1992年小麦亩产达到323公斤,1995年水稻亩产达到542.5公斤,油菜籽亩产达132公斤。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水稻已基本形成杂交籼稻和粳稻比重各半的格局,“扬麦158”品种已占小麦面积的80%以上,“泗棉3号”已占棉花的95%以上等。全市10个县(市)都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技推广中心,乡一级全面进行了“五有”农技站建设,村级服务组织亦基本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