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物恢复效益监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物恢复效益监测

生物恢复效益监测

对生物恢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监视检测与评价。经济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所产出的可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如坡耕地修梯田后比原坡耕地增产的粮食,栽果树后生产的果品比原坡耕地传统种植方式收益增加的部分,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所增加的木材蓄积等。生态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使生态环境因子由劣到优的变化,如土壤抗旱力增强。昼夜温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土壤侵蚀量减小,大风日数减少等。社会效益即水土保持不仅使实施者或实施区收益,而且对实施者或实施区以外的社会区域及其成员都有益处,如防止交通中断,流域下游免遭洪水危害,减少水库淤积,增大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降低风沙旱灾等。水土保持这三大效益,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核心。
生态恢复监测的内容。
❶土壤侵蚀因子监测。主要包括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因子的监测。
❷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分布、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河湖库塘泥沙淤积及洪涝、干旱、水污染等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❸生态修复工程执行情况监测。主要包括生态修复区各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类型数量、规模、分布,实施进度及实施质量,主要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小水电及沼气池等生态能源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补植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等。
生态恢复效益监测的程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原理,技术程序和方法复杂。
❶前期准备阶段。组建监测工作组,收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有关要求,收集生态修复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资料,以及有关地形图和规划文本图件资料等,通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初步踏勘调查,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修复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制定有关监测登记表格。
❷监测实施阶段。依据制定的监测实施方案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踏勘调查,通过踏勘调查,选定典型地块设立固定观测样方,对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开展面上的调查或遥感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情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第一手的监测数据资料。
评价指标的算法。
❶常规国标法。根据GB/T15774-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法》,预测自规划措施实施后任一年的水土保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用静态、动态两种方法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❷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分为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通过对不同指标取不同权重,根据模糊集理论,每个指标的评价构成一个模糊子集,全部指标的综合评价组成模糊集的映射,即模糊关系。
❸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对多目标,多准则,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和诊断结果分析对效益进行评价。

☚ 水土保持的生物恢复技术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模式 ☛
000005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