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恭(1710—1782)清太仓人。字礼言,号竹娱、破有居士。王玠孙。诸生。诗宗王维、孟浩然,好苦吟,工于用短,五言近体风格最胜,笔清格高,与王嵩齐名,为沈起元称赏。后居王锡爵别墅南园,与好友相唱和,集为《南园风雅》。年逾五旬持长斋,修习净土宗。著有《潭影轩诗钞》《竹娱诗钞》等。 王恭 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闽县(今福建长乐)人。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纂修《永乐大典》,征召天下文士。郑定、高棅交荐之。永乐四年,征至北京,参与其事,年已六十馀。永乐六年,《大典》成,试诗,位高等,授翰林典籍,不就,投牒归乡,徜徉于林壑之间。恭为“闽中十子”之一,其诗宗法唐开元、天宝诸家。五律学王维、孟浩然,佳者亦颇能乱真,如:“迢递清莲宇,云边事事幽。松花山路晚,鹤梦寺门秋。黄叶僧前落,清泉屋上流。所嗟尘累久,那得此淹留。”(《松寺清秋》)因其太似王、孟,遂丧失了个人风格。其诗以歌颂国家安定、社会太平和摅写自己终老不遇、枯守山村的愤懑者为多,如《牛上翁》就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平静祥和:“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这是经过长年战乱后人民得以喘息的一刻,不纯是谀颂之词。《长歌赠别高漫士赴召天京》的诗中也反映了国家一统、道途安宁的太平景象。恭一生潦倒,其苦闷、不满在诗中表现得也很强烈。诗学唐,颇注重设色选声,佳者风华跌宕,有韵外之致;劣者如集唐人诗句,流于模拟。有《白云樵唱》、《草泽狂歌》、《凤台清啸》。最后一种已佚。无名氏撰《皆山樵传》,收入《白云樵唱》中。《明史》卷 二八六有传。 ☚ 高棅 黎贞 ☛ 王恭?—?字安中。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初诗人。“闽中十才子”之一。尝隐居七岩山,自称“皆山樵者”。永乐初以儒士荐起待诏翰林,参与修撰《永乐大典》。书成,授翰林院典籍,后乞归。著有《白云樵唱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风台清啸》等。 王恭借指高士。唐李谷《和皮日休悼鹤》诗:“料得王恭披鹤氅,倚吟犹待月中归。” 王恭 王恭元末濠(今凤阳)人。尚太祖女福成公主。明洪武二年(1369)为福建行省参政,命指挥李惠为福州筑城,先造一城于北,跨越王山。今名样楼。 ☚ 刘璧 黄彦正 ☛ 王恭Wang Gongpoet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 Singings of Wood Cutter in the White Clouds,Wild Singings of the Grassy Marshland,etc. 王恭?—398东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人。字孝伯,王蕴子。孝武帝王皇后兄。为前将军, 兗、 青二州刺史。 时司马道子执政, 重用佞臣王国宝。恭常对道子正色直言,甚至欲起兵讨国宝。道子由是忌恭,遂用司马尚之与恭抗衡。公元398年,恭起兵讨尚之,因刘牢之叛,兵败被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