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版 【出典】 《韩非子》卷七《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如淳曰:‘刻玉版以为文字。’ ” 【释义】 周时,刻文字于玉版,为皇家所珍存。后世用作皇家文书典籍的美称。 【例句】 玉版征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司空图《贺翰林侍郎二首》其二7272)这里用“玉版”表现朝廷征书之珍贵。 玉版 玉版yùbǎn┃┃ 牡丹的一个品种。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另见372、773页“玉版”条。 ☚ 玉妃 玉茗 ☛ 玉版 玉版yùbǎn┃┃ 竹笋的别名。宋·陆游《村舍小酌》诗:“玉版烹雪笋,金苞擘双柑。”另见167、773页“玉版”条。 ☚ 玉尘 玉实 ☛ 玉版 玉版yùbǎn┃┃ 指一种光洁坚韧的宣纸。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另见167、372页“玉版”条。 ☚ 玉纽 玉泉 ☛ ![]() ![]() ![]()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鱘鰉 > 玉版 玉版 yùbǎn 同“玉板”。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雜占部 > 諸具書圖 > 玉版 玉版 yùbǎn 傳爲大禹時能照見幽冥的玉珪。《後漢書·張衡傳》:“永元中,清河宋景遂以歷紀推言水災,而僞稱洞視玉版。”唐·李賢注:“《遯甲開山圖》曰:‘禹遊於東海,得玉珪,碧色,長一尺二寸,圓如日月,以自照,自達幽冥。’”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名紙 > 玉葉紙 > 玉版 玉版 yùbǎn “玉版紙”的省稱。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芋筍 > 筍 > 玉版 玉版 yùbǎn 筍之别名。宋·陳達叟《本心齋疏食譜》:“玉版,笋也,可羹可菹。”宋·惠洪《冷齋夜話·東坡戲作偈語》:“〔東坡〕 嘗要劉器之同參玉版和尚,……至廉泉寺,燒笋而食,器之覺笋味勝,問此笋何名,東坡曰:‘即玉版也,此老師善說法,要能令人得禪悦之味。’于是,器之乃悟其戲。”元·方回《二月十五晚吳江二親𢹂酒》詩:“鮮筍紫泥開玉版,嘉魚碧柳貫金鱗。”清·汪懋麟《張杞園自安丘來訪賦四詩爲贈》之四:“飽嘗玉版驚雷筍,細斫銀絲出水鱗。”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珠玉部 > 玉 > 玉版 玉版 yùbǎn 玉製版狀物。《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予;費仲來求,因予之。”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堯在位,聖德光洽,河洛之濱得玉版方尺,圖天地之形;又獲金璧之瑞,文字炳列,記天地造化之始。”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異稱 > 玉版 玉版 yùbǎn 古代用以刻字之玉片。後引申爲珍貴典籍的代稱。《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予;費仲來求,因予之。”《史記·太史公自序》:“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名山海上,金縢玉版之書;魯壁魏墳,縹帙緗囊之記。”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竹帛部 > 竹帛 > 玉板 > 玉版 玉版 yùbǎn 同“玉板”。 竹笋 竹笋笋(~干;春~;篾笋;玉笋;毛笋) 箘(竹箘) 稚(稚龙;稚子)鞭 樨龙 箨龙 龙雏 龙芽 龙孙 竹子 竹萌 竹胎 竹芽 竹牙 玉节 玉虬 玉版(玉版师;玉版僧) 玉婴 猫头 边幼节 甘锐侯 ☚ 竹的各部 芽、苗 ☛ 纸 纸纸(~板;~箱;绵~;草~;土~;厚~;软~;白~;红~;彩~;金~) 楮(楮英;楮生;楮君;楮先生;楮知白;楮待制) 玉版 麦光 溪藤 云肪 云膜 方絮(滑砥方絮) 赫蹏 文亩 鱼网 田寺侯 玉鸾纹 另见:文具 写字 绘画 印刷 ☚ 纸 各种纸 ☛ 玉版《灵枢》篇名。古代对于重要文献,辄刻于玉版之上,以示珍重。篇名《玉版》,亦是珍重之意。本篇主要讨论了针刺的若干禁忌问题。例如痈疽毒内陷脏腑及其他诸病的逆象,均不宜刺。并指出针虽细物,若用之不当,只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者,医工临床之际,必须提高警惕。 玉版yù bǎn❶古用以刻字的玉片。也泛指珍贵典籍。《理瀹骈文》:“嗟呼! 金液徒闻,玉版空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