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决húyí-bùjué狐疑: 像狐狸一样多疑。指人猜疑过多,拿不定主意。源自《后汉书·刘表传》。 东汉末年,刘表为镇南将军,占据荆州(今属湖北)。他善于用人,采用又拉又打的办法,令上上下下都很佩服他的管理才能。当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相持不下,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救,刘表虽表面答应出兵,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坐观局势变化。部下韩嵩劝刘表说: “现在豪杰相争,两雄对峙。曹操善于用兵,而且手下有很多能士勇将,一定能打败袁绍。我们应当依附曹操,这才是万全之策。”其他人也这样劝刘表。但刘表“狐疑不断”,最终也没有投靠曹操,而是结交了刘备。 “狐疑不决”即由“狐疑不断”而来,形容遇事犹豫不决。 狐疑不决 ☚ 狐埋狐搰 见神见鬼 ☛ 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躇蹰 踌躇(踌躇不决;踌躇不定;踌躇未定;踌躇未决) 踊移 游移 留决 由豫 犹疑 猗违 首鼠(首鼠两端;进退首鼠) 首施 首摄 前摄 倚违 狐祥 持两端 三心二意 二二乎乎 委决不下 持疑不决 持疑不定 持疑未决 当断不断 当断未断 当断失断 迟疑未决 迟疑不决 迟疑不定 迟疑不断 犹豫未决 犹豫不定 狐疑犹豫 犹豫狐疑 迟疑狐疑 沉吟不决 沉吟未决 沉疑不决 狐疑不决 狐疑未决 狐疑未定 狐疑不断 搔头摸耳 二意思思 多怀顾望 优柔不断 犹柔无断 迟徊不决 徘徊歧路 蹀躞不下 做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置棋不定 举棋莫定 举措不定 行动犹豫不定:乍前乍却 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回遑 回皇 仿徨(仿徨不定) 旁皇 章皇狐祥 怦营 屏营 仿徨,犹豫不定:周遑 周惶 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摇摆不定 犹豫不果决:佁儗 做事犹豫,不果决:优游 遇事老是犹豫,缺少决断:多疑少决 多疑无决 有所顾虑,犹豫不决:观顾 瞻顾 顾虑过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瞻顾前后 瞻前虑后 前后顾瞻 顾后瞻前 前瞻后顾 前瞻后虑 左顾右盼,犹豫不决:狼顾狐疑 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首鼠两端 鼠施两端 首尾两端 两边观望,徘徊犹豫:骑墙两下 胆怯而迟疑不决:迟懦 反复考虑,拿不定主意:犹豫寡断 犹豫不决,不能成事:鼠首偾子 多歧亡羊 犹豫不决的样子:由由 儗儗 意意思思意意似似 搔首踟蹰 搔首踟躇 犹豫不定的样子:左顾右盼 (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另见:神情 果断 徘徊 决定 ☚ 犹豫 留恋 ☛ 狐疑不决像狐狸一样多疑,遇事拿不定主意。比喻处事不果断,贻误战机。狐疑:像狐狸那样多疑。不决:不定。汉代班固等《东观汉纪·来歙传》: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隗嚣)兵,与俱戈蜀。嚣将王元说嚣,故狐疑不决。” 狐疑不决狐疑不定;狐疑不断hú yí bù juébe indecisive; falter; hesitate; waver ❍ 你必须当机立断。如果还~,一定会贻误战机。You’ve got to make a prompt decision. If you remain so indecisive,you are sure to bungle the chance of winning a battle. ❍ 即将下一本开看,偏又不是,只好翻来复去,将报看完,终没有接这一本的,心中狐疑不定,更加害怕起来,……(《红楼梦》1293) He picked up the next issue of the gazette,but it was not the right one; and although he looked through the whole pile he could not find the sequel to this report. His heart misgave him. 狐疑不决hú yí bù jué像狐狸那样犹豫不决。waver, suspious and undecided, falter, hesitate, indecisive in one’s mind 狐疑不决hú yí bù jué【解义】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形容遇事犹豫不决。 【例句】男子汉大丈夫做事要雷厉风行,不要~。 【近义】犹豫不决 【反义】当机立断 狐疑不决决定曹操、袁绍命运的官渡之战正处于相持阶段。袁绍派人向荆州牧刘表求救,刘表答应派兵,实际按兵不动;他也不帮曹操,打算静观变化。 这时,荆州的官员韩嵩、刘先等劝说刘表:“现在两雄(指曹操、袁绍)相持,天下重任落在您的身上。您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应趁机出兵。如不想占有天下,也应选择归附的人。怎么可以拥兵十万,而坐观成败?别人求援而不相助,看见贤能之人而不归附?这样做,两人的怨恨都集中到将军身上,恐怕您想中立也办不到。曹操善于用兵,攻下袁绍后,一定移兵指向荆州,到那时将军必然无力抵抗。不如现在就以荆州兵力归附曹操,这才是万全的良策啊!” 刘表的下属官员们苦口相劝很久,刘表仍然狐疑不决。曹操官渡之战获胜后,果然移兵南下。那时刘表刚死,他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唾手而得荆州。 狐疑,像狐狸那样多疑(狐性多疑)。后来,成语“狐疑不决”,用来形容犹豫疑惑,不能决断。 狐疑不决húyí-bùjué狐疑:犹豫。不果敢,犹豫不决。 狐疑不决hú yí bù jué见“狐疑犹豫”。 狐疑不决hu yi bu jue狐疑:像狐狸一样多疑。形容疑虑过多,拿不定主意。 【也作】狐疑不断狐疑未决 【近】踌躇不决 首鼠两端 【反】当机立断 狐疑不决húyí-bùjué〔述补〕 狐狸多疑,遇事常摇摆不定。《隋唐演义》6回:“欲要自己去偷看此生一面,又无此礼;欲要不看,又恐失身匪偶。心上~。” △ 常用于形容做决定时的心态。 【近义】犹豫不决 〖反义〗当机立断。 也作“狐疑未决”。 狐疑不决hú yí bù jué狐疑:狐性多疑。颜师古注:“狐之为兽,其性多疑。”决:决断,决定。比喻遇事犹疑不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