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颌面部间隙感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病变可波及皮下、筋膜及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脂肪、神经血管、淋巴结以及涎腺。化脓性炎症弥漫时称为蜂窝组织炎,局限时称脓肿。口腔颌面部在解剖结构上,存在着潜在的筋膜间隙。各间隙互相连通关系密切,一旦发生炎症,容易扩散蔓延,因此,感染可以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以波及几个相邻的间隙形成弥漫性蜂窝组织炎。在机体抵抗力下降,脓毒感染急剧增长条件下,感染向周围其他脏器扩散并引起败血症等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急性炎症过程,病情发展迅速,有共同性。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可有寒战、高热、白细胞增多、食欲不振、舌苔黄、脉搏快等中毒症状,机体抵抗力低下者体温及白细胞总数反可低于正常;如腐败坏死性感染者,中毒现象更明显,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婴儿更甚。 (2)局部症状为患区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红、肿、热、疼,化脓时有跳疼,可放射到患侧头面部。在感染的中央区,红肿最严重,周围逐渐减轻,肿胀的皮肤光亮且捏不起皱褶,口内相应的区域肿胀,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压疼。 二、急救 1.全身支持疗法 因高热局部疼和开口困难而不能进食,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足,除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外,还可补液,给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病情重者,可少量多次输鲜血,亦可应用激素。 2.抗生素治疗 应根据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度选用,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如证实合并厌氧杆菌感染者,可用灭滴灵口服、静脉滴注及外敷。 3.中药 清热解毒方剂,集中力量控制毒火,扶持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4.局部急救措施 (1)外敷药与理疗。外敷抗炎消毒软膏、金黄膏或六合丹等。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理疗,有抑菌消炎的效果。 (2)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如炎症中心部的皮肤颜色变得红紫发暗,指压剧疼,出现凹陷性水肿者,表示其深部有脓液积聚,可行诊断性穿刺,有脓时切开引流。切口应注意以下几下方面。 1)部位:切口应于脓腔的最低处,利于引流,尽量在隐蔽部位,不要损伤血管、神经、腮腺及导管等重要器官。 2)大小:切口大小是以能达到引流通畅为原则,如口底腐败坏死性多间隙感染患者,则应做广泛切开,以便造成一个有氧环境。 3)深浅:切口深处仅达皮下,然后用血管钳向脓腔做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再扩大创口,应放置引流物以保持引流。 4)根除病原:当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检查消除病原菌,如拔除病牙、刮除死骨、摘除感染的颌骨囊肿等。 三、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超过40℃时进行降温处理。 (2)注意口腔护理,轻症患者嘱用漱口水漱口,重者每日口腔护理3次。 (3)增强营养,给营养价值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 (4)病情重者,应有专人守护,仔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出入量。 (5)儿童要注意切口敷料,以免抓掉而增加感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