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颈迷走交感神经阻滞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颈迷走交感神经阻滞法 颈迷走交感神经阻滞又称颈封,系在颈部阻滞交感和迷走神经总干的方法。 【适应症】 一、适用于胸腔内手术和上腹部手术,借以对抗手术牵拉内脏所引起的内脏牵拉反应,从而使血压、脉搏、呼吸保持稳定,避免发生休克。 二、治疗胸部创伤所致的胸膜肺反应(表现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呼吸困难等),可使肺水肿消退、支气管痉挛改善,避免发生缺氧症。 三、治疗头、颈及上肢的某些血管神经性疾病。 四、治疗哮喘症、喉水肿、术后呃逆等疾病。 【禁忌症】 颈部疤痕、肿瘤、畸形或创伤等。 【解剖】 颈部的交感神经丛来自颈脊神经分出的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迷走神经来自颅底,二者在颈部均与颈总动脉伴行,并为颈总动脉鞘所包绕(其中还有颈内静脉),将麻药注入该鞘内,即可达到阻滞颈迷走交感神经的目的。 【麻醉前准备】 一、麻药的准备 0.25%普鲁卡因100毫升,不加肾上腺素。 二、器械的准备 5~6厘米20~22号注射针头,5毫升及20毫升注射器各一个。 【操作方法】 有二种穿刺法: 一、前入法 (一)病人取仰卧位或低半坐位,头正直稍后仰。 (二)在喉结下环甲膜处作一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向后触压可探得颈总动脉搏动,定为穿刺点作皮丘。 (三)针以垂直方向刺过皮丘,缓缓推进,当针尖出现颈总动脉顶撞感时,适当推进穿刺针,直至顶撞感最明显、针杆的摆动幅度最大时,表示针尖已抵达颈总动脉鞘内。 (四)固定针头,回吸无血后,即可一次注入麻药30~40毫升。 (五)一侧注毕后,依同法阻滞对侧。 二、侧入法 (一)病人仰卧,头转向对侧。 (二)于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颈外静脉相交点的稍高处,定为穿刺点,作皮丘(相当于环甲膜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相交点)。 (三)针刺过皮丘后,循胸锁乳突肌的后膜面向颈总动脉搏动处缓缓推进,当术者感到穿刺针尖有顶撞感及针杆随颈总动脉摆动时,表示针尖已抵达颈总动脉鞘内。 (四)余同前入法。 【注意事项】 一、注意避免刺透颈总动脉或颈内静脉,一旦出血,应立即拔针,压迫5分钟后可考虑改换穿刺点后再施行。 二、要避免应用大于规定浓度的麻药,否则有可能出现喉返神经阻滞,病人表现声嘶、吞咽困难、呛咳;心动过缓或过速;荷奈氏征阳性等严重并发症。应用0.25%浓度的麻药一般很安全,既使发生,也属短暂轻微。 三、为取得明显疗效,一般均应双侧同时阻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