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踩田牛踩田是黎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耕作方式。解放前在黎族地区普遍流行。牛踩田的方法比较简单,只牵着牛群在田中来回践踏,至泥土松烂就可,因此不论黄牛、水牛、老牛、幼牛,凡能走路的都可以用来踩田,一般来说,耕牛踩得快些,黄牛往往又比水牛踩得快些。因为黄牛较怕深水田,踩时喜欢往高处踏,容易将硬泥块踩烂。因此在泥土较浅田,则多数用黄牛踩。 牛踩田 牛踩田海南岛五指山区黎族对深水田或水洼地的一种耕作方法。据《黎歧纪闻》载, 清道光年间(1821—1850),黎族的腹心地区不知耕种法, 无犁耙等农具。春耕时, 用群牛践地, 践成泥, 撒种其上。建国前夕, 黎族合亩地区仍保留着这种落后的耕作方法。 ☚ 砍山栏 二牛三夫 ☛ 牛踩田 牛踩田海南省黎族地区的一种耕作技术。其方法: 由一个男子牵引一头大水牛领头,另有一、二人驱赶一群牛跟在后面,在水田中成圆形地走动,直到把泥块踩烂便于耕种为止。用此种方法耕种的水田约占当地水田总面积1/5左右。解放后,此种耕作技术仍不同程度使用。 ☚ 俄巴 砍山栏 ☛ 牛踩田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的水田耕作方法。据《黎岐纪闻》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一些黎族地区仍“不识耕种法,亦无外间农具。春耕时,用群牛践地,践成泥,撒种其上”。解放前许多黎族村寨在耕作深土田或水洼地时还沿用这种方法,即牵着牛群在田中来回践踏,至泥土松烂,黄牛或水牛均可踩田。解放初在五指山区的黎族仍保留这种落后的耕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