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渡寺
香港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新界元朗厦村西侧的灵渡山中。相传始建于东晋末年,或称系首位到港区传播佛教的南朝刘宋杯渡禅师于公元428年以后所建,因而成为香港地区佛教的发祥地。隋时称灵渡道场,唐时改名大云寺,宋改作道院,名碧霞宫,元朝改名白云观,此后易归佛教,改回灵渡寺原名。寺经历代重建、扩建,早期面貌已不可得,位置也有变动。现存主体建筑为1840年所建,1860年扩建,至1927年竣工。寺中保存了一些清代文物,如宋湘、梁耀枢题匾,陈澧对联和个别碑记等; 还有杯渡井等古迹。该寺目前是港九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和旅游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