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发育
感知是一种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系统对各种感觉进行选择和组织并赋予以意义。
视感知发育 视感知与整个心理发育有极大关系,它的缺陷可造成学习不能。
新生儿具有瞳孔对光反射,他的视觉敏锐度较差(出生后1天的视力为20/150),此与眼球小、视黄斑区细胞尚少固然有关,但妨碍视觉最重要的因素是眼肌调节不良。由于对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未完善,新生儿仅能看见在60cm内的物体,最适宜的焦距为20cm。生后4~6周时才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跟随移动的物体。
新生儿对红与蓝色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较喜注视运动着的物体和物体的轮廓,以及轮廓线较多的及有曲线的物体或图象。
随着对眼肌控制调节功能的发育,小儿辨别颜色、亮度及轮廓等初级视觉系统到4个月时已发育相当完善,并有较精细和较复杂的辨别力。6~8周开始出现视觉恒定 (对物体大小及形状的感知不因距离及方位不同而改变);2个月时已能利用运动视差(眼球转动时,较近的物体向相反方向移动,远处物体则向相同方向移动,且移动速度较慢)来感知场景的深度;6个月时辨别场景深度的能力更好。但直至4岁,多数小儿仍只感知一张拼图的组成部分,而看不到其整体。
小儿视觉发育综合如下:
❶新生儿: 短暂的原始注视;目光反射地跟随近距离内缓慢移动的物体;能在15~20cm处两眼协调并调节视力。
❷1个月:开始出现头眼协调,眼在水平位置上随移动的物体转动90°。
❸3个月:调节范围扩大,头眼协调好。能看见8mm大小的物体,判断物体的大小及形状。
❹6个月: 目光跟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的物体转动90°,并能改变体位以协调视觉。
❺9个月: 较长时间地看3~3.5m内的人物活动。
❹11/2岁:注意悬挂在3m远处的小玩具。
❼2岁: 能区别垂直线与横线。目光跟随落地物体而转移。
❽4岁:视力约20/40(Snellen表)。
❾5岁:区别斜线、垂直线与水平线。视力约20/30。
❿7岁: 正确感知及临摹b、d、p、q等。(11)10岁: 正确判断距离及物体运动的速度,能接住从远处掷来的球。
听感知发育 近年研究表明,新生儿听觉的灵敏度虽不如成人,但已相当良好,50~90分贝的声响(500及1000周/秒)可引起呼吸改变。1个月婴儿能辨别“吧”“啪”二个音素的微小差别;3个月时能转头向声源;4个月听到悦耳声音时微笑;6个月时对母亲语音有反应;约8个月时能区别语音的意义; 9个月能寻找来自不同高处的声源;1岁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时听懂简单的吩咐;4岁听觉发育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