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樵1869—1928江苏甘泉(今扬州)人 京剧演员。以演《扫雪打碗》、《桑园寄子》、《乌龙院》等剧著名。晚年在上海创办天仙科班,培养人才甚众。周信芳在艺术上颇受其影响。 艺名:小连生、筱莲笙 潘月樵潘月樵与夏月珊 新舞台与潘月樵 辛亥革命勇士 戏剧改良先锋——爱国艺人夏 月润、潘月樵 | 醉 侬 郑逸梅 宝成关 | 歌场新月1913年1期 艺坛百影第145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417页 | 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夏月珊、月 润和潘月樵的身世为人 | | 梅兰芳文集第183页 |
潘月樵潘月樵等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时间考 希 泽 戏曲艺术1988年1期 潘月樵1869——1928江蘇揚州人,1869年 (清同治八年) 生。早年藝名小連生,初習梆子,後改習京劇,長期在上海演出。曾改編上演《新茶花》、《黑奴吁天録》、《潘烈士投海》等時裝京劇。辛亥革命時,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製造局之役,受孫中山赞揚。1912年起,在上海和西南等地歷任軍職,以反對袁世凱稱帝受通輯。晚年在上海創辦天仙科班,培育大批藝人,1928年逝世。年59歲。 潘月樵(1871—1928)晚清民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徙居常熟。名宗岳,一名万胜,乳名连生,艺名小连生,以字行。周信芳师。八岁于天津戏班学艺,习梆子文武老生。后于北京师从许福奎学京剧,初唱花旦,后改须生,宗法奎派,唱做俱工,因倒嗓专注于做工,尤擅演急杀戏,文武兼擅。饰《九更天》中的马义、《一捧雪》中的莫成、《战蒲关》中的王老仆、《战皖城》中的张绣、《玉堂春》中的刘臬司、《九件衣》中的县尹等最为得当。清光绪十二年(1886 年)于上海天仙茶园演出,独有秘本全本《盗御马》。擅演《四进士》《明末遗恨》等,以连台时装新戏《铁公鸡》最红,曾任该园小金台班经理。李鸿章、刘坤一曾联衔奏保花翎游击。三十二年转隶丹桂茶园,与夏月润、夏月珊兄弟及孙菊仙、毛韵珂等编演《妻党同恶报》《杨乃武》等新剧。与夏月珊创议组织榛苓初等小学堂,并于苏州创办菁莪两等小学堂,义务教育贫寒子弟。三十四年于上海南市与夏月珊筹建第一家新式剧场新舞台并组班,对传统京剧从舞台、戏装、道具、唱腔等方面改革,排演改良京剧《四收关胜》《四戏迷传》《血手印》《潘烈士投海》《黑籍冤魂》等,时装新戏《新茶花女》尤享盛誉。又襄办救火联合会,捐助商团公会,义演赈灾颇力。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商团从革命党人攻打江南制造局负伤,光复上海有功,任沪军都督府调查部部长,毁家助饷,促请北伐,裁员节费,改部为司。还编排新戏《黄鹤楼》,宣传革命。次年与夏月珊创立上海伶界联合会,任执行部部长,组织伶界商团并任评议员,编演《波兰亡国惨》新戏。拓建伶界义 孙中山亲赠“急公好义”鎏金章。1913 年任上海伶界联合会会长,与关外都督蓝天蔚交密。后被川粤汉铁路督办岑春煊委任为旅长,于沪招募卫队一营为营长,赴武汉任卫队教练官。“二次革命”失败后解散卫队,避居常熟中峰寺,被通缉抄家。次年返新舞台演出,被誉为伶界巨子兼伟人。1917 年南下参加护法运动,曾任广州军政府内务部稽查长、漳州镇守副使。1927 年被聘为上海乐社票房名誉董事、混世魔王剧团剧务顾问。卒于常熟山塘泾岸。 潘月樵 江苏甘泉(今扬州)人。艺名小连生。初学梆子,改习京剧,工老生。长期在上海演出。1911年光复上海之役,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受孙中山嘉奖。1912年起,在上海及西南地区历任军职。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遭通缉。曾积极改编上演《新茶花》、《黑奴吁天录》、《潘烈士投海》等时装京剧,擅长“髯口功”。晚年在上海创办天仙科班。周信芳在艺术上颇受其影响。 潘月樵约1876—?近代著名京剧演员。早年艺名“小连生”。江苏扬州人。初学梆子,后改京剧做功老生。念白吐字有力,特别擅长“髯口功”。辛亥革命后曾改编《新茶花》、《黑奴吁天录》等为京剧新剧目。晚年在上海创办“天仙科班”,培养人材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