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渭城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渭城区

咸阳市辖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南临渭河,是泾渭交汇的西三角地带;东与高陵县接壤;南与西安隔河相望;北同礼泉、泾阳县相连;西和秦都区为邻。东西长约25.6公里,南北宽约15.5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2万亩。地处关中构造盆地中部的渭河北岸地堑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最高处在北渡乡阳家寨南窑入境处,海拔514米;正阳乡同仁庄渭城出境处最低,海拔367.3米。从北向南呈阶梯状倾斜,形成黄土台原、渭河阶地、河漫滩三大地貌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4°C,降雨量519.2毫米,无霜期208天,年日照时数2175小时,主要河流有泾河、渭河。渭河自东而西,平均流量173立方米/秒,泾河自北而南,平均流量60立方米/秒。全区常住人口30.1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7.08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数的99%,还有回、藏、满、蒙等20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为1106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3万人,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的5.9万人。辖文汇路、新兴路、中山街3个街道办事处和渭城、窑店、正阳、底张、周陵、韩家湾、渭阳8个乡。该区系周秦汉唐的京畿之地。秦孝公迁都咸阳的遗址在今窑店乡一带,历经惠文、悼武等五王及始皇、二世两帝。当时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建都长安,改咸阳为渭城,今渭城区名即由此而来。汉在区境内台缘地域的帝陵处设置长陵、安陵、阳陵三县。以后诸代,战乱频仍,归属多变,治所数次迁移。明洪武四年(1371),将县城迁至渭河驿即今渭城区的城区辖境。迄今700年之久。民国时期,该地属关中道,后归省直辖。1937年改由第十行政督察署所辖。1949年以后,归咸阳行政专员公署所辖。1953年专署撤消,市县分治由省直辖。1958年底,撤消咸阳县,并入咸阳市,仍由省直辖。1961年,恢复咸阳专区,该地为咸阳地区所辖。1983年,原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该地属秦都区之一部,1987年,分秦都区增置渭城区。城区内以乐育路为界。其西,秦都区;其东,渭城区。境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从1950年至今,共发现文物35000余件(组),其中相当一批属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有的多次被送往国外巡回展出。全区各类文物点327处,其中古遗址11处,古墓葬237处,古(近)代建筑五处,碑石70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其中国家级三处,省级12处。古墓葬之众,帝王陵墓及陪葬墓之多闻名于世,居全省之首,素有“地下金字塔”和“古墓博物馆”之称。秦时王陵主要有秦惠文王公陵,秦悼武王永陵;汉时帝陵主要有汉高帝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元帝渭陵,汉成帝延陵,汉哀帝义陵,汉平帝康陵;唐时的主要陵墓有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另外,秦咸阳宫遗址、秦诏版、修式府温杯、孔雀薰炉、皇后玉玺、鲁王虎符、汉玉马、玉狮、玉辟邪、顺陵石刻、千佛塔、凤凰台。以及规模比秦兵马俑群还要大4倍的阳陵彩绘兵马俑都是相当珍贵的文物古迹。该区历史人物及知名人士,有在文学、史学、外交方面都颇有造诣的班彪、班固、班超、班昭父子兄妹;有西汉政治家和儒学家赵岐;有清代积极参与变法运动,并著有《国史读本》的李岳瑞;有渭华起义时的陕东赤卫队队长张汉俊;有抗日战争时创办《老百姓》报的李敷仁;有全国第一部由农民自编、自演《乡下人》的电影。渭城区历来是良好的农作区,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西瓜、甜瓜、花生、大豆等,蔬菜生产有一定规模,果树面积不断扩大。排灌总动力1.21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5万多亩;农业机械总动力7.94万千瓦,各类农业运输机械2700多辆,大、中、小型拖拉机2647台,机耕面积18万亩。1990年粮食总产10.11万吨,棉花总产1100多吨,大家畜存栏1.14万头,生猪2.08万头,鸡50万只,产蛋1000多吨。全区有农村经济联合体122个,从业人员1600多人;各类专业户1776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3%;庭院经济收入2972万元。全区有乡镇企业3121户,从业人员1.74万人。其中长陵乙炔厂生产的41—L溶解乙炔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咸阳酶发糊精厂生产的发糊精在泰国曼谷举行的“1990年中国科技实用新技术成果展览会”上获得金奖。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9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47亿元。重点骨干企业主要有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咸阳钢管绳厂、华星无线电厂、西北医疗器械一厂、3530厂、长城电工机械厂、渭河发电厂、粮油机械厂、咸阳机床厂、陕西第二纺织机械厂、陕西玻璃厂、陕西烤烟复厂、咸阳焦化厂、咸阳绒布印染厂、咸阳化纤厂等。区属企业主要以轻纺工业为主,产品有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塑料、五金电器、包装材料、玻璃工艺品、钢木家俱等。先后有19种产品获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出口创汇的产品主要有服装、油漆刷、工艺品、针织品等。其中咸阳第一服装厂90%的产品销住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拿马、香港等26个国家和地区,是咸阳市出口创汇大户之一。199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境内交通发达。陇海、咸铜、西韩铁路均从区内通过; 咸 (阳)宋(家川)公路斜穿区境;咸阳国际机场年客流量200~400万人次;还有数十条区乡和乡村公路(大道)。形成公路、铁路、空运三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10万门程控电话的开通,加快了该区与国内外的信息交流。全区有商业机构1195个,从业人员2416人;饮食服务机构853个,从业人员1260人;个体工商户3686户,从业人员6607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境内有大、中专院校6所;普通中学37所,专任教师1377人,在校学生1.9万多名;小学115所,专任教师1630人,在校学生近3万名;农中、职中4所,专任教师101名,在校学生100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18%,在校学生巩固率96.63%,小学应届毕业率99.55%。区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900多名。全区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14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7个,取得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22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6人。全区有文化机构20个,职工近200人。境内有医疗卫生机构89个,医务人员2372人,病床1297张。各大企业普遍成立了体育协会。1990年,全区财政收入3306万元,支出33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元。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514元。

渭城区

渭城区weichenɡqu

咸阳市辖区,在市区东部,地处渭河北岸。面积272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人口39.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4.5万)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曾在此设渭城县,因名。唐初置咸阳县后,这里为县域东部。1983年10月设置秦都区后,为其辖地。1986年12月始设渭城区,辖咸阳城区乐育路以东和北郊东部地区。建成区内有人民东路、渭阳东路、文汇东路、毕原东路、文林路、东风路、新兴路等干道。城区南部为明清咸阳县城所在地,老街巷纵横交错,古店铺鳞次栉比;东部建有以石油助剂厂为骨干的化工区;北部为文教区,有西藏民族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中部为工业区,有棉纺、针织、农机、医疗、无线电等企业。新兴路建成饮食一条街。东郊建有渭河发电厂、陕西玻璃厂、长城电工机械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71.6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9元。咸阳火车站在城区中部,陇海、咸铜铁路在此接轨,咸宋公路过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北郊。有周文王、周武王陵,秦咸阳宫、望夷宫和六国宫殿建筑遗址,西汉长陵、安陵、阳陵、渭陵、延陵、义陵、康陵,唐顺陵、兴宁陵,明建北杜铁塔,是东汉史学世家班彪、班固、班超、班勇的故里,清康熙年间第一任台湾提督殷化行的故里。

渭城区政区图

☚ 渭城   渭城桥 ☛
000039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