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浴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浴佛也称灌佛。相传释迦牟尼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因此佛教徒于四月八日释迦牟尼诞辰日举行浴礼,用水灌佛。《荆楚岁时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各设会,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徵也。”张籍《题清彻上人院》诗:“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浴佛佛教信徒于佛诞日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礼仪。印度及东南亚诸国至今仍有此俗。我国傣族于泼水节第一天中午群集佛寺,从殿内搬出佛像放置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云南盈江县一带则将佛像抬出置于寺外装有竹制水车的小亭内,四周围篱笆,亭侧一水槽通向亭内。人们挑水倒入槽内,水流冲动水车,车周有数小竹筒即喷出细水, 缓缓浇洒于佛像上。大佛像不能抬动者亦可于殿内冲洗。此举为群众性泼水活动的先导, 解放后各地多免此仪式。 浴佛 浴佛中国古代节名。时间在农历四月八日。古代汉族地区相传,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佛教中有 “龙王以香水洗灌太子” 的故事,所以寺庙中均在浴佛之日以名香浸水,灌洗释迦太子的诞生像,以纪念佛祖生辰。清朝宫廷对浴佛节极为重视,届时,由礼部官员将坤宁宫供奉的佛像和佛亭请到宫外 “堂子” 进行洗浴。其具体仪节为:先在黄瓷浴池内洒入宫内所储蜂蜜,再注入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将佛像及佛亭逐一放入池内,洗净擦干,换上新棉垫座,运回坤宁宫。此外,还要把经盐水煮过的绿、白两色毛豆供于佛堂,供奉完毕,再分给王室各族。每人吃上几颗,叫做与佛 “结缘”。并相信经此节仪,便可保一年四季无烦恼之事缠身。 ☚ 除夕 长春节 ☛ 浴佛云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信徒,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于泼水节的第一天中午举行,为泼水节的序曲,届时,从殿内搬出佛像,置于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象征去除一切污秽,迎接新的开端。不能搬动的大佛象,则在寺内泼水冲洗。之后始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 浴佛俗称“浴佛节”、“灌佛”。汉代民俗。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以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史书记载,东汉时笮融大起浮屠寺:“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又观者且万余人”(见《后汉书·陶谦传》与《荆楚岁时记·浴佛》)浴佛之俗在中原已失传,但在中南、西南一带少数民族中尚存遗迹。 浴佛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此日佛寺礼佛诵经,并用加香料煎成之水灌洗佛像,以示庆典,称浴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