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济阴纲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是中医妇产科的重要著作。明武之望撰。初刊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至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由汪淇重订刊行,改为14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最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初刊本,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刻本,雍正六年戊申 (1728)金阊书业堂梓行本,咸丰六年丙辰(1856)弘道书院刊本,扫叶山房刻本,1958年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武之望(?—1629),明官吏,医学家。字叔卿,号阳圩,陕西临潼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尝官吏部主考官,后因得罪上司,一度免官归里。万历四十八年(1620)复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常寺卿等职。武氏因幼年多病,自习歧黄,历代医籍无不熟读,遂精于医。对王肯堂《证治准绳》 一书尤为推崇,并在《女科证治准绳》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济阴纲目》一书。后又编撰成《疹科类编》一卷、《济阴纲目》108卷两书。武氏确是花大量心血,广参博搜历代医家之精华,为中医文献的整理编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书共14卷,约30余万字。全书论述涉及妇人经带胎产诸方面,并分13门。其中卷1为调经门、卷2为经闭门、血崩门,主要阐述了月经生理和各种月经病的治疗。卷3为赤白带下门、载有各种带下病的病因、病理、治则、方药等;卷4为虚劳门、卷5为积聚聚症瘕门,包括妇人虚劳病及症瘕积聚诸疾的证治;卷6为求子门,包括胎孕原理、胎儿保养,及不孕症的治疗等;卷7为浮肿门、前阴诸疾门,其中前阴诸疾包括外阴疮肿、阴痒、阴冷、子宫脱垂、交接出血等; 卷8、卷9为胎前门,包括孕期调理、妊娠诊断、孕期用药、禁忌,各种妊娠病的治疗及药物下胎等;卷10为临产门,有临产调护法,催生,胎死腹中的诊断、难产的处理等内容;卷11至卷13为产后门,主要论述产后调理、产后大出血、产后发热、恶露不绝及其他产后诸疾的诊断治疗;卷14为乳病门,包括乳汁不行、乳汁自出、乳痛、乳岩等病的诊治。
 此书以王肯堂《女科准绳》为蓝本,重新编次,略有损益而成。书中反映了武氏集百家精华,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通常达变的学术思想。书中不仅采录了 《产宝》、《妇人良方》的许多有关论述,而且亦兼取许学士、寇宗奭、薛立斋等医家的妇科证治的宝贵经验。并附有许多医案加以说明妇科疾病的论治特点。书中所录方药,不拘于一家之说,既有经方、时方,又广集单方,验方,论中遣方用药,体现了简、便、廉、验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另汪淇在本书各卷中所加眉批,为本书增色不少,使学者开卷易于寻方施治。汪氏在书末所附“保生碎事”一文,介绍其所辑诸家论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亦有可取之处。
 《济阴纲目》一书,纲目分明,条分缕析,论述精辟,治验丰富,选方较为详尽,对后学颇有启发,是中医妇产科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医籍之一。正如汪淇序语中所言: “《济阴纲目》 一书,其立论自调经始。有纲领,有原委,有条贯,有分疏。一病之中,三致意焉;一方之设,细详释焉。得其隐微,能尽其变,使人阅之,一团生气浮于纸上,讵非活人之书哉!”

济阴纲目

妇产科著作。明武之望撰。十四卷(又五卷本)。之望字叔卿,关中(今陕西)人。博览群书、善采历代医家精华,以明王肯堂《女科准绳》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于万历二十八年 (1600)撰成此书,约三十一万字。论述胎前诸疾至产后诸病颇为精粹。分门别类,纲目分明,别具匠心,集妇科之大成。遣方用药,俱有简、便、廉、验特点。列方既有经方、时方,又广集单方、秘方,切合临床实际。各卷皆有眉批,系汪琪对诸证分疏辨核,有益寻方施治。有泰昌元年(1620)刊本,明天启元年 (1621) 王槚重刻本,清雍正六年(1728)金玉楼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蜩寄刊本重校印本。曾勇《武之望与<济阴纲目>》(《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3.2) 可供参考。

济阴纲目

妇科著作。明·武之望撰。5卷。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女科证治准绳》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重订为14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劳、积聚癥瘕、求子、浮肿、前阴诸疾、胎前、临产、产后及乳病等13门,每门又分列多种病证,有论有方。本书引录资料丰富,分类详细,选方较实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建国后有排印本。

济阴纲目

书名。清·武之望(叔卿)撰,刊于1620年,5卷。1665年汪琪笺释时重订为14卷。本书分纲列目,所载方论皆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妇科部分。有论有方,资料较丰富,比较实用。今有排印本。

济阴纲目

十四卷。明武之望(1552—1628)撰。汪淇笺释。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关中 (今陕西临潼)人。武氏“幼治儒经”,在关中一带颇具名气,有“关中鸿儒”之称。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尝官吏部主考官等职,后因得罪上司,一度免官归里。万历四十八年(1620)复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常寺卿等职。武氏饱读经史,“学问经济无一不参古圣贤之精微,政治地理无一不超古大臣之纲纪”,“擢巍科,位督宪,功垂青史,为一代名臣。”武氏平时即究心医术,精研歧黄家言,坚持临床,多获经验。著有《疹科类编》、《济阳纲目》等书。与同时代名医王肯堂齐名。武氏对王肯堂的 《证治准绳》十分推崇,以其《女科证治准绳》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编撰成书。书成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最早刊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康熙四年(1665)汪淇重订刊行,改为十四卷。共三十一万字。内容分为调经、经闭门、血崩门、赤白带下门、虚劳、积聚、瘕症、求子、前阴诸疾、胎前门、临产门、产后门、乳病等。调经包括月经生理、病理、经病诊断、调经大法及各种经病证候、调经方药等;经闭门分别论述各种类型闭经的证治;赤白带下包括带下的病因、病理、治则和方药等;积聚瘕症包括各种妇科肿瘤和包块等;求子包括胎孕原理、胎儿保养、不孕症及治疗等;前阴诸疾包括外阴疮肿、阴痒、阴冷、子宫脱垂、交接出血等;胎前门包括孕期调理、妊娠诊断、孕期用药、禁忌,以及各种妊娠疾病、妊娠合并证等;临产门包括临产调护法、催生、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的处理、胎死腹中的诊断、难产的处理等;产后门包括产生调理及各种产后常见疾病和治法等; 乳病包括乳汁不行、乳痛等病的诊治。汪淇为本书作序云: 《济阴纲目》一书,其立论自调经始。有纲领,有原委,有分疏。一病之中,三致意焉;一方之设,细详释焉。得其隐微,能尽其变,使人阅之,一团生气浮于纸上,讵非活人之出哉?”此书论述极为精粹,引录资料十分丰富,选方详尽,有纲有目,有论有方,并加注释,集妇科之大成。遣方用药,俱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列方既有经方、时方,又有单方、秘方。各卷皆有眉批,系汪淇对诸证分疏辨核,有益于寻方施治。此书切合临床实用。有明泰昌元年(1620)刊本,天启元年(1621)王槚重刻本,清雍正六年(1728)金玉楼刻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蜩寄刊本重校印本。

济阴纲目jìyīnɡānɡmù

医书。5 卷。明·武之望撰。刊于1620 年。1665 年汪琪重订为14 卷, 内容未变, 仅加评注, 为今之通行本。该书是在《妇科证治准绳》一书基础上改编整理而成。对于女科的经、带、胎、产诸病分列纲目, 有论有方, 引录资料丰富,选方也较实用。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系妇产科专著。5卷。明·武之望辑著。本书最早刊于1620年(万历48年)。1665年(康熙4年),汪琪重订刊行,改为14卷。内容分为调经、经闭门、血崩门、赤白带下门、虚劳、积聚、癥瘕、求子、前阴诸疾、胎前门、临产门、产后门、乳病等。调经包括月经生理、病理,经病诊断、调经大法及各种经病证候、调经方药等; 经闭门分别论述各类型闭经的证治; 赤白带下包括带下的病因、病理、治则和方药等; 积聚癥瘕包括各种妇科肿瘤和包块等;求子包括胎孕原理、胎儿保养、不孕症及治疗等;前阴诸疾包括外阴疮肿、阴痒、阴冷、子宫脱垂、交接出血等;胎前门包括孕期调理、妊娠诊断、孕期用药、禁忌,各种妊娠疾病及妊娠合并症、药物下胎等;临产门包括临产调护法、催生、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的处理、胎死腹中的诊断、难产的处理等;产后门包括产后调理、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恶露不绝及其他产后各种常见疾病和治法等;乳病包括乳汁不行、乳汁自出、乳痛、乳岩等病的诊治。本书是在《证治准绳·女科》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汪淇为之序云:“《济阴纲目》一书,其立论自调经始。有纲领,有原委,有条贯,有分疏。一病之中,三致意焉;一方之设,细详释焉。得其隐微,能尽其变,使人阅之,一团生气浮于纸上,讵非活人之出哉?”本书由于引录资料丰富,选方也较详尽,故后世视为治妇产者的重要参阅书,刊本较多,流传甚广。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据汪淇重订本予以刊行。

☚ 妇人大全良方   傅青主女科 ☛
000137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