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昇与 《长生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洪昇与 《长生殿》 洪昇与 《长生殿》Hongsheng yu changsheng dian洪昇(1645—1704), 清代戏曲作家, 字昉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生于世宦家庭,外祖父黄机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出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洪昇幼年时的师执长辈中如陆繁弨、毛先舒等又多是心怀明室,不肯仕清的士人。因此既拥护清王朝,又颇受遗民思想的影响,构成了洪昇思想的主要特点。他一生际遇不幸, 生活坎坷,康熙七年(1668)进国子监肄业。同父母关系恶化以后,在北京度过了十六年旅食京华的贫困生活。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因 “国恤”期间演出 《长生殿》, 被劾下狱,革去国学生籍。康熙三十年(1691)回到浙江老家,更加潦倒。康熙四十三年六月舟经乌镇,酒后失足坠水而死。洪昇的戏曲创作除代表作 《长生殿》外,还有传奇《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孝节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杂剧 《回婵娟》,四折各写一事,细腻描绘了古代四位才女富有艺术情趣的家庭生活,流传至今。洪昇又是一位诗人,诗风以清整、疏澹见称,曾得到清代诗人王士祯、沈德潜的好评。今存诗集《啸月楼集》、《稗畦集》和《稗畦续集》, 诗稿 《幽忧草》和词集 《啸月词》、《昉思词》(已佚)。《长生殿》的写作,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初稿 《沉香亭》,再稿《舞霓裳》,三稿《长生殿》写定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者在《传概》一出中云:“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又在自序中说明了其创作意图: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这使《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呈现出多重涵义:在长达五十出的剧本中,作者从第二出起即刻意描写“钗盒情缘”,由定情至七夕盟誓, 由马嵬之变、玉环命殒到精诚不散, 仙世重圆, 作者自始至终颂扬着李、杨二人之间“哪论生与死”的深情。另一方面,作者也注意到帝妃之情不可不涉及政治事件,真实地表现了李、杨爱情有着 “逞侈心而穷人欲” 的一面, 像 《春睡》、《窥浴》、《舞盘》、《进果》等出,描写了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以及危机四伏的朝野上下;从而道出李、杨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在主题的开掘上《长生殿》超出了以往描写同一题材的许多作品。《长生殿》的艺术成就在于, 以抒情的笔调,把爱情故事同广泛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它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宏伟的场面,优美的曲词,将古典戏曲创作推向顶峰。全剧分上下卷,由李杨爱情的生生死死和杨国忠、安禄山阴谋误国的两条主线贯穿,运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塑造了郭子仪、雷海青、李龟年等忠臣义士的形象,借他们之口斥责叛佞奸臣,使全剧充满了悲壮愤懑的气氛。同时杨国忠的“纳贿弄权”,安禄山的阴险、狡诈,也都曲尽情态。《长生殿》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闻铃》中的〔武陵花〕,那风声、雨声敲打在李隆基落寞的心境中;《弹词》低回沉郁,曲曲动人,以致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说;洪昇深通音律,又得到当时音律专家徐麟的订正,宫调精研,词句审斟,备受曲家推崇。由于《长生殿》适合于舞台,三百年来盛演不衰,至今《定情》、《骂贼》、《弹词》、《闻铃》等出保留在南昆、北昆的舞台上。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孔尚任与《桃花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