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权宪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权宪法 实行把国家治权分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由五个机关行使,它们各自独立,又分工与合作的国家的宪法,亦即规定“五权制度”的宪法。是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一种分类。五权宪法是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学说制定的。孙中山于1906年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中首先提出五权分立学说,1921年又在《五权宪法》的演讲中和以后多次谈话和其他著作中不断阐述和丰富,成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主张把国家的政治权力分成政权和治权,属于政权的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权由人民自己行使,属于治权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交政府行使。根据五权分立原则建立的五院,各司其职,行使治权,皆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把这种权能分立制和五院制规定于宪法中。这是孙中山在考察英美三权分立制利弊的基础上,吸取中国封建君主实行的考试、监察制度而创立的中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孙中山认为,五权宪法将立法权与监察权分开,将行政权与考试权分开,可以补救三权宪法的不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