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形容战火烧遍各地。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战争。连天:形容远望光焰与天空相连。 [出处] 汉·蔡邕《蔡中郎集·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等烽火连天各路衢。”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峻青《乡音》:“他自然没经过当年他祖父经历的那种关山万里四处流浪的苦难日子,也记不得他父亲一代所参加过的那种烽火连天狼烟遍地的战争年月。” ❷ 组成方位短语作介宾短语的宾语。清·曾朴《孽海花》三二回:“倾城名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烽火连天之下,便不欢乐了。” [附条] ❶ “烟火连天”。明·归有光《题周冕赠任别驾卷四首》。 ❷ “连天烽火”。 李大钊《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 ❸ “烽火”。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同义] 狼烟四起 炮火连天 战火纷飞 [反义] 马放南山 归马放牛 倒置干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