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交错区草地培育优化生态模式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交错区草地培育优化生态模式研究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交错区草地培育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由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完成。该项模式研究内容是: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对草地生态背景进行了研究, 以综合生态图的形式形象地解释了试验区内植被与土壤类型间的复杂关系。(2)土壤次生盐渍化与植被关系的研究。确定了在一定水盐条件下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测定了盐渍草地主要类型的净第一生产力;研究了主要草地类型水、盐运动规律和动态,查明盐分活跃层在0~40cm土层中,灌水及植被可加深盐分运动活跃层,地下水位深度、植被盖度及气象因素是影响土壤盐分动态的主要原因。(3)主要耐盐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小花碱茅抗盐机制,否定了小花碱茅为泌盐植物的观点。(4)河西走廊草地培育模式。筛选出抗盐性能强、生产性能好的耐盐植物 (小花碱茅、高麦草、野大麦等);提出了盐渍化天然草地和小花碱茅人工草地培育模式; 利用小花碱茅等耐盐植物建立人工草地,继而种植农作物,同时结合家畜生产的配套技术, 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5)高山放牧系统研究。实行优化生产后放牧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可提高4. 9倍。(6)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理论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耦合是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使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系统相悖则是导致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立河西走廊草地培育优化利用的机理模型, 特别是经产品净能和价格分析, 肯定了绿洲子系统的关键地位, 指出它的稳定发展必须依赖于山地子系统的水源涵养和保护, 又依赖于荒漠子系统的屏障作用。199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牧草种子质量与检验技术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技术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