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果实类药材。 (1)释名:因五味俱全而得名。“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据《本草纲目》)(2)功能:性温。 ❶ 敛肺滋肾。 治肺肾两亏所致的久咳虚喘,常与党参、麦冬、熟地同用。 ❷ 生津敛汗。 治津少口渴,常与麦冬、天花粉同用;治自汗盗汗多与牡蛎、麻黄根配伍。 ❸ 涩精止泻。 治遗精,常与桑螵蛸、龙骨配伍;治五更泻,多与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同用(四神丸)。 (3)用法:水煎服1.5~9克。(4)药材特征:不规则小球形,表面皱缩,暗红色(炮制后呈黑色),果肉味酸,种子味辛,微苦。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处方名。 前者指主产于北方的五味子,粒大肉厚;后者为主产于南方的五味子,粒小肉薄。习惯认为药用以北五味子为佳。 〔醋五味子〕 处方名。系用醋蒸法炮制的五味子。制后可增强敛汗固涩作用。 〔酒五味子〕 处方名。 系用酒蒸法炮制的五味子。制后可增强温肾补虚作用。 〔蜜五味子〕 处方名。系用蜜蒸法炮制的五味子。 制后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