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都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乾隆)江都县志江苏地方志。清高士钥修,五格、黄湘纂。三十二卷。士钥,盛京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官扬州知府。五格,正白旗人。官江都知府。是志修于乾隆五年(1740),约四十二万字。记事止乾隆元年(1736)。首载序文和舆图,图分县城原图、江甘分界图、甘泉山、平山堂等十三图。次为建置、疆域、山川、秩官、军政、风俗、物产、人物等二十二门。体例依雍正陆朝玑志,唯条内稍有变通。是志为析置甘泉县后修,故各类内以隶江都者详著于前,析入甘泉者附目于后,主客分明,源流可考。门有小序,以明作者之意。是志山川详其水与水利,共载扬子江、淮、运河等十四河,塘、荡、港、洲、浦、堤、堰、埭等八十余,对研究该地河道水系变迁,水利工程兴废颇有价值。人物门尤详,分十一子目,载人物传四百二十余。有乾隆八年(1743)刻本,光绪七年(1881)刘汝贤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江都县志❶十六卷。清李苏纂修。李苏,字环溪,湖北荆门人。康熙四十二年 (1703)进士,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江都志》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此则清代第一志,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扬州知府冯肃序曰:“未闻设局何地,延请何人,昼出治事,夕则篝灯讨论,或得之闻见,或征之史册,偶有感发,辄录于简。”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手成刊行。河防中详载三汊河挑河年例,艺文增收了康熙以来有关江都河防之条议奏疏,可知历代江都对治水极为重视。户口从康熙十五年至五十五年,几乎每隔五年收录一次人丁的具体数字,其史料价值极高。卷六秩官表,下列秩官、秩官名臣传;选举表,下列选举名臣传、荐绅名臣传,即为名臣,应归秩官名臣传,此种手法,可谓措置不妥。名儒中,首列胡瑗,与江都无涉,不免借资冠冕。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抄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