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永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永县 江永县属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潇水流域,都庞岭东南侧,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恭城、富川三县交界。面积18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6千公顷。人口23.94万。1995年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4亿元。财政收入2609万元,支出3908万元。辖城关、桃川、粗石江、桥头铺等7镇,5乡 (含4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武帝元鼎六年(111)前后属谢沐元县。三国至南朝属临贺郡。隋属永阳县。唐天宝元年(742) 以永明岭定县名,置永明县。沿用至1955年。1956年更名为江永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8.2℃,降水量1442.7毫米。有松、杉、樟、油桐,油茶等林产。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烟草等。铜、锰、银等矿藏量多,铅、锌、铜品位高、开采价值大。主要工业产品有制糖、铅、铜精矿、水泥、农用机械等。香米、香芋、香柚,称为“江永三香”特产。道县~恭城公路通过县境。沱江常年通航,桃水、永明河可季节性通航。有寿萱亭、月波亭岩、摩崖石刻等古迹。 ☚ 宁远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 ☛ 江永县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湘水支流潇水流域。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接恭城瑶族自治县、灌阳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谢沐县,因 “县有沐水”得名,故城在今夏层铺镇。隋开皇 (581—600)初省,并入永阳县。唐武德四年 (621) 徙永阳县治于今县治南。贞观八年 (643) 省,并入营道县。天授二年(691) 复置永阳县。天宝元年 (742) 改名永明县,迁县治于今县白塔山。元朝迁县治于潇浦 (今潇浦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设潇浦镇,为永明县治。1952年11月撤销零陵专区,永明县划归湘南行政区管辖。1954年6月撤销湘南行政区,永明县划归衡阳专区管辖。1955年8月撤销江华县时,部分地区并入永明县。1956年3月,永明县更名为江永县。1958年潇浦镇改名城关镇。1962年10月划归新设立的零陵专区管辖。1988年12月将江永县的大干乡、界牌瑶族乡、桥头铺镇划归江华瑶族自治县。现属永州市。县人民政府驻潇浦镇。面积1633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并有瑶、苗壮等族。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江永地处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除河流沿岸地势较低有峡谷盆地外,均在海拔400米以上。都庞岭、萌渚岭主脉峰脊线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天步峰 (又名杉木顶) 海拔1951米,为境内最高峰。潇水支流永明河流贯县境,系湘江水系。桃水自西北向西南流入广西,注入桂江,系珠江水系。年平均气温18.2℃,1月平均气温7.1℃,7月平均气温27.7℃。年平均降水量1442.7毫米间。矿藏有煤、铁、锡、钨、铜、水晶、绿柱石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薯类、烤烟等。特产有香米、香芋、香柚、香姜、香菇,以 “江永三香” (香米、香芋、香柚)最著。林产品有松、杉、油茶、油桐、生漆等。珍贵树种有珙桐、银杉、银杏、长苞铁杉、福建柏等。马尾松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居全国之首。工业产品有水泥、铝、锌精矿、碳锰铁合金等。交通有洛湛铁路过境。325省道斜穿县域,各乡镇均通公路汽车。水运以潇水为主通航湘江。名胜古迹有谢沐县故城、允山玉井古窑址、枇杷所故城、桃川所故城、文昌阁、瑞麟岩石刻、镇景塔、层岩、同岩、上甘棠古村、步瀛桥、上甘棠文昌阁、寿萱亭、月陂亭石刻、文峰塔、龙虎关、源口、千家峒风景名胜区、潘宅妹墓、“女书”文化村、鸣凤阁等。 ☚ 宁远县 蓝山县 ☛ 文昌阁/瑞麟岩石刻/镇景塔/层岩/同岩/枇杷所故城/上甘棠古村/步瀛桥/文昌阁/寿萱亭/月陂亭石刻/谢沐县故城/周尧卿墓/桃川所故城/文峰塔/龙虎关/源口/千家峒风景名胜区/潘宅妹墓/“女书”文化村/鸣凤阁 ☚ 舂陵侯墓 文昌阁 ☛ 江永县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水支流永明河上游,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汉置谢沐县,唐改永明县,1956年划入江华县部分地域,改称江永县。面积1626平方公里,57%属长江流域。人口23.5%万,有汉、瑶、苗等多个民族。县城城关镇,隶属零陵地区。公路沟通湘桂,乡镇均通汽车。矿藏有铜、锰、铅、锌、钨、锡、铁、煤等。林产有松、杉、油茶、油桐;农产品除粮、薯、豆、花生、甘蔗外,产烤烟、柑桔、生姜、茶叶、香芋、香菇等。特产香禾米,被誉为“稻米之珍”,因不能移植外地而更为珍贵。工业有制糖、采掘、建材、木材加工、造纸、皮革等。 ☚ 东安县 道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