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农村低压电网建设
3. 农村低压电网建设
380伏及其以下的农村电网称为农村低压电网。河北省农村低压线路代表年份建设情况见表2-6-2。
(1)低压电网改造。1963年8月,河北省遭受到特大洪灾,农村低压设备破坏严重,因此,开展了“农村低压恢复性改造”。“文革”期间,低压整改停顿下来。至1971年,农村用电私拉乱接现象日益严重,破股线、铁线、裸露线比比皆是。全省8万公里低压线路,不合格者2.5万公里,占31.3%。1971年全省农村触电死亡事故730人,死亡人数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发生在低压电网的占94%。1972年4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电力局召开农村安全用电座谈会,确定了低压整改原则。1974年,农村低压整改提出了“一改五化”,即低压整改的同时,实现触电保安器化、电动机土保护化、配电室化、电机房化、配电盘交流接触器化。1980年以后,农村低压整改纳入安全用电标准村建设之中。90年代农村低压整改主要与农村电费电价整顿相结合,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进行。从办电开始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河北省农村低压电网是边建设边整改,整改一年也没有停止过。但农村低压电网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因此,1997年省电力局提出把低压整改作为减轻农民电费电价负担的根本治理措施。农村低压电网质量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农村用电管理体制不顺; 农村低压电网建设资金没有渠道,国家不投资,农民自行筹资政策又不完善; 电气设备材料质量差; 施工工艺不高,农村电工水平低等。
(2)单相变压器及单三相混合供电。1992年,河北省一些专家开始提出在低压电网中采用两相三线制或单三相混合供电制。1994年辛集市在马兰村进行了低压单相供电的试点,在村内安装了九台单相变压器。从试点情况看,这种供电方式可使变压器处于负荷中心,可提高电压、降低变损线损。1995年巨鹿县电力局生产制造出了卷铁心单相变压器,为在全省推广创造了条件。1995年省电力局发出通知,确定推广采用单相变压器,将变压器置于负荷中心,缩短低压供电半径,降低农村低压线损。截至1996年底,河北南网推广应用单相变压器100余台。
☚ 2. 输配电建设 (四)农电县调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