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赋
辞赋名篇。唐代陈章作。载见《文苑英华》。《全唐文》亦载此赋,而题作陈廷章。陈章、陈廷章当系一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篇为律赋,以“汲引之道成于运轮”为韵。水轮是古代农田水利的重要工具,所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作者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对水轮展开工细的体物描写,赞扬其对于农业灌溉的巨大贡献,歌颂其勤劳忠诚、扬清激浊、吐故纳新的品格。赋作托物抒怀,言近旨远,故使“其中巧构形似之言,却不堕纤靡一派,所以为高手。”(李调元《赋话》)。善于点化典故成语,推陈出新,亦是此赋的艺术特色之一。“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钩深致远,沿洄而可使在山;积少之多,灌输而各由其道”,“当浸稻之时,宁非沃壤,映生蒲之处,相类安车”等,皆是赋中警名,李调元许为“如此运古,墨痕都化,乃为巧而不伤雅,凡形似题当仿此”(《赋话》)。赋押“于”字最难生别,“相于”、“所于”之外,不见可用者。此赋“馨折而下随毖彼,持盈而上善依于”一句,以“依于”入韵,“生别而弥复自然”(《赋话》),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