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梅花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花妆妇女额上贴梅花之妆扮。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此后有梅花妆。唐韩鄂有《人日梅花妆》诗。李商隐《对雪》之二诗云:“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梅花妆由南朝宋寿阳公主始兴的一种化妆。唐韩鄂《岁华纪丽》一《人日 ·梅花妆》载: 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五《对雪》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梅花妆古代妇女妆饰的一种。也作“梅妆”“寿阳妆”。相传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躺在含章殿房檐下玩,忽然一枚鲜艳的梅花落到额头上。梅花开出五瓣花朵,怎么也擦不掉,洗了三天才被洗净。梅花落到公主额头上的样子十分别致,宫女们化妆时争相模仿,于是一种新型妆饰“梅花妆”在宫廷内外流行开来。(见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妝飾部 > 諸妝 > 梅花妝 梅花妝 méihuāzhuāng 省稱“梅妝”,亦稱“玉奴妝”、“壽陽妝”。婦女額上點貼梅花之妝,爲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始創。據《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引《宋書》,壽陽公主曾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後有梅花妝,婦女多效之,在額心描梅爲飾。唐·李商隱《對雪》詩:“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元·楊維楨《香奩八咏·黛眉顰色》:“索畫未成京兆譜,欲啼先學壽陽妝。”清·汪懋麟《眼媚·水邊》詞:“鞋兒脚上剛三寸,裊裊玉奴粧。”玉奴,梅花之别名。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待明朝,端整梅花妝,眉梢暈。”參見本類“花鈿”。 梅花妆 梅花妆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始于南朝,盛行于唐,也称落梅妆。传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曾醉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印出五瓣花形,几天洗不下去,香气袭人,民间士庶竞先仿效。唐朝宫中梅花妆曾再度盛行,是由上官婉儿兴起,她广闻博识,聪慧伶俐,用五色绸缎或金银锡铂制成梅花图案,贴在眉心,十分妩媚动人。此种妆法延续到宋代。 ☚ 4.1 古代妇女化妆与美容 面靥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