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砂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砂仁

中药名。

见《本草原始》。别名:缩砂仁,缩砂蜜,缩砂蜜。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阳春砂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

根茎圆柱形,横走,棕色。茎直立。叶2裂,无柄;叶片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叶鞘开放,抱茎。蒴果,近球形,不开裂,直径约1.5厘米,具刺状凸起,熟时棕红色。

种子多数,芳香。花期3~6月。果期6~9月。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栽培。

分布广东、广西等地。缩砂Amomum xanthioides Wall.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根茎横走。茎直立。

叶线披针形,叶鞘革质,叶舌长4毫米。穗状花序,呈球形。蒴果坚硬,长椭圆形或球状三角形,直径约2厘米,具刺,棕色。栽培或野生。

分布越南、泰国等地。

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

药材:阳春砂仁,又名,春砂仁,土密砂。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实。

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内含多数种子。种子团呈球形,具钝三棱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6~15粒。

种子表面棕红色,有细皱纹。内部灰白色,油润。

进口砂仁,又名,西砂仁。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实。椭圆,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密生刺片状突起。

种子团形状较圆,表面灰棕色,去壳后的砂仁往往因特殊加工处理,其外层被有白色粉霜。

味辛,性温。入脾胃经。

行气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本草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煎汤,1.5~6克;或入丸、散。阴虚有热者忌服。
❶ 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3、6克,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

❷ 治冷滑下痢不禁,虚羸: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2,服40丸(《药性论》)。
❸ 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

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6克,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
❹ 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

❺ 治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同上)。
❻ 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3~6克(《事林广记》)。

《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

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带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缩砂种子含挥发油1.7%~3%,主要成分为d-樟脑,一种萜烯,d-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橙花叔醇。

阳春砂,叶的挥发油与种子的挥发油相似,含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成分。又阳春砂含皂甙0.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