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株洲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株洲站 株洲站清光绪31年(1905) 11月,萍株路设株洲车站。宣统2年12月 (1911年1月)粤汉路长株段竣工,建成第二个株洲的车站,时称株洲北站,萍株路的株洲车站则改为株洲南站。两站相距约1.5公里,互不衔接,民国2年(1913) 5月修建一条联络线,以办理两路联运。民国26年(1937) 9月,株萍路并入淅赣线,新建株洲总站,与粤汉路的株洲车站东西并列,并在株洲总站以东约2公里处修建株洲东站。1949年9月,4个车站合并成株洲车站。80年代升为特等站。株洲车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站屋狭小,设备简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株洲车站的行车及客、货运设备曾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在行车设备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增建到发线4条,编组线1条,牵出线1条,60~70年代又先后延长股道长度,并建成电气集中联锁; 至1990年全站有站线33.564公里,其中到发线6条9279延米。在客运设备方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站舍833平方米,修建第二旅客站台,并架设旅客天桥; 1973年交通部批准扩建株洲车站,由广州铁路局勘测设计所设计,湖南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80年12月主楼工程竣工交验,1981年9月完成副楼及扫尾工程,1985年旅客一、二站台及雨棚的延长工程竣工。至1990年底,客运设备拥有房屋1.552万平方米,为1949年的60倍,其中有普通、软席、携带儿童等候车室8个; 有旅客站台2座计1124延米,雨棚2座总长914延米; 天桥、地道各1座。货运设备方面,1950~1957年改建南货场,新建有10条货物线及仓库 (雨棚) 的北货场; 1973年5月至1976年12月,在白石港新建中转货场,占地1.3万余平方米15万吨; 有货物线8条,站台3座,零担雨棚2座,危险品仓库1座; 随着货运量的增长,1986年8月租用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株洲建材总厂的部份场地,开辟第二零担货场; 1989年又在新货场新建货物线3条。1990年株洲车站南货场、北货场为整车货场,新货场为零担货场,总面积12.8万平方米,货物装卸线14条,有效长计1692延米; 计246个货位,一次堆货为1.15万吨; 租用的临时货场,办理零担业务,占地4180平方米,有货位69个,一次堆货量883吨。 ☚ 长沙南站 株洲北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