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觀名,在漢洛陽南宮。宮中藏書處。李尤《東觀賦》:“東觀之藝,孽孽洋洋。”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觀闕 > 東觀 東觀 dōngguàn 東漢洛陽南宫内觀名。明帝詔班固等修撰《漢記》於此,書成,名爲《東觀漢記》。章、和二帝時爲皇宫藏書之府。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三國魏·曹植《遊仙詩》:“東觀扶桑曜,西臨弱水流。”南朝陳·徐陵《謝敕賫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唐·劉禹錫《送分司陳郎中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録》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閣部 > 通稱 > 東觀 東觀 dōngguàn 宫中藏書之所。原爲漢洛陽南宫内觀名,明帝命班固等修撰《漢書》於此,書成名曰《東觀漢記》。章、和二帝以後爲皇宫藏書之府。後世沿稱。《後漢書·安帝紀》:“[永初四年]詔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脱誤,是正文字。”北周·庾信《皇夏樂》:“南宫學已開,東觀書還聚。”唐太宗《賦尚書》詩:“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清·錢謙益《〈董父敏公遺集〉序》:“故其題識賞鑒之文,區明雅俗,别裁真僞,東觀輸其博,南宫遜其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