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善约630—689

唐学者。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显庆(656—661年)中,累官太子录事参军、崇文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转秘书郎。曾出任经城令。坐事流放姚州(今云南姚安北)。后遇赦得还,居汴、郑之间,以教授《文选》为业,学生多从远方至,传其业,号“文选学”。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人称“书簏”。曾注解《文选》,分六十卷。另撰有《汉书辩惑》三十卷。

李善

李善630—689

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历任崇文馆学士、兰台郎、泾城令等职。曾流放姚州,后寓居汴、郑之间,集生徒讲《文选》,学生多从远方而至,传其业,号为“《文选》学”。学识渊博,但不善为文,故人称为“书簏”。有《文选注》六十卷,详赡赅博,为后人所称。

☚ 上官仪   卢照邻 ☛

李善约630—690

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唐代学者。高宗时历任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秘书郎、经城令等职。后因受武后侄贺兰敏之牵连,流放姚州,遇赦得还。寓居汴郑间,以讲授《文选》为业。因不善写文章,人称“书簏”。有《文选注》六十卷。又有《汉书辩惑》三十卷,已佚。
索引:李善,书簏。

李善?—689年

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著名学者、 训诂学家。 曾任崇贤馆直学士、 兰台郎等职。他学识渊博, 但不善治文, 故人称 “书簏”。 曾注 《文选》 60卷。征引群书共23类,1689种,为后人的考据与训诂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李善的 《文选注》 影响很大。 唐初形成了所谓 “文选学”。

李善约公元630——689

唐扬州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显庆中任崇贤馆直学士、兰台郎,学问渊博而善属文,故人称“书簏”。撰《文选注》,广征博引,资料非常丰富,不但能帮助读者弄通原文,还保存了大量唐以后亡佚的各种古籍的文句。晚年授徒讲学,传其业者号“文选学”。另著有《汉书辨感》,今不传。

李善约630-689Lǐ shàn

《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嘉鱼(3)。人名。唐学者,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著有《文选注》。

李善

李善

清代医家。字吉夫。衡山人。精于医术,乐善好施,为贫者治病并赠以药,同族子弟贫不能读书者以资助之。乾隆四十一年(1776) 大饥,施粥以济贫者; 是冬大寒,又施棉袄数百领。乡里德之。

☚ 刘祖武   李纪方 ☛

李善about 630~689Li Shan

scholar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Annotation of Literature Selections,etc.

李善

唐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初补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曾注解《文选》,分为六十卷。乾封(666—668年)中,出为经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周密,配流姚州。后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诸生多自远方来。又撰《汉书辩惑》三十卷。载初元年(689)卒。

李善约630—689

唐学者。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崇文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 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方而至, 传其业,号“《文选》学”。卒时年约六十。所注《文选》六十卷,流传颇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