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脱落postharvest abscission蔬菜采收后部分器官从产品脱离的生理现象。蔬菜采后贮运过程中叶片的脱落或果蒂脱落,常使产品外观品质劣变,造成经济损失。 蔬菜器官脱落都发生在离层区。离层区由几层较小、细胞质较浓稠、木质和细胞壁物质沉积较少的细胞组成(见图)。离层区组织分化形成缓慢,多年生植物有时可长达数年。脱落发生在离层区中分离层,开始是分离层分泌水解细胞纤维素和果胶的水解酶,这时呼吸作用加强,并伴随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同步上升,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增多,果胶甲酯酶活性下降。在几小时内细胞壁肿起,细胞质丧失边膜,开始溃解,纤维素的水解导致细胞最后的分离。由靠近分离层的细胞在脱落前分裂形成保护层,或直接在紧靠分离层的细胞中沉积木栓和木质,形成保护层。脱落需能量和氧。温度高低决定脱落速度。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缺乏会促进脱落。植物内源激素消长平衡明显影响脱落,脱落启动时内源脱落酸(ABA)迅速上升,外源ABA可启动脱落,而乙烯也有促进脱落的作用。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抑制衰老和脱落的激素,当器官衰老脱落时其含量都明显下降。但在离层区已开始活动情况下低剂量吲哚乙酸(IAA),在接近离层的一端处理,反而促进脱落;当乙烯存在时,赤霉素(GA)会促进水解酶的合成而成为促进脱落的因素。因而上述激素对脱落的控制,并不依赖单个激素在某个器官中存在,而是取决于它们在离层与其他器官间的平衡以及脱落酸与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cytokinin)比率的高低。

叶离层组织脱落带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