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càidì〈名〉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 【提示】又作“采邑”。 【同义】封地。 另见45页cǎi。 采地也叫“采邑”。诸侯封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领地。《汉书·刑法志》:“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谓百乘之家。”颜师古注:“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采 > 采地 采地 càidì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采俸封畿部 > 采俸 > 采地 采地 càidì 單稱“采”,亦稱“采邑”、“食邑”。古代卿大夫封地,以其地賦税爲采俸,故稱。始於先秦,後代沿革,其制不一。《禮記·禮運》:“故天子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孔穎達疏:“〔天子子孫〕無功德,直食邑於畿内也……大夫位卑,不合割其采地以處子孫,但大夫以采地之禄養其子孫。”《周禮·地官·司動》:“凡頒賞地,參之一食”。漢·鄭玄注引鄭司農云:“不以美田爲采邑。”《新唐書·百官志一》:“凡爵九等,一曰土,食邑萬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從一品;三曰國公,食邑三千户,從一品。” 各种归属的土地 各种归属的土地公属的土地:公田 官府或公共的土地:官地 属于个人、团体或国家所有的土地:地产(房~)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民田 旧时庙庵占有的土地:庙田 贵族、皇室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庄田 明清两代皇室直辖的庄田:皇庄 古代直属天子的地域:王畿 封建领主所占有的土地:封域 境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有的土地:领地 天子分封给诸侯或诸侯再分封给所属卿大夫的领地:封地 古代指未被封赐的土地:闲邑 闲田 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邦邑 田畴 供给生活资料的封地:养地 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食邑 君主所赐的封地:赐履 卿大夫的封地:采地 极小的封地:尺土之封 各种状况的土地: 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熟地 郊外轮休的土地:莱 向阳的土地:阳地 南北向的道路或土地:经 生长着成片树木的土地:林地 生长着树木花草的土地:绿地 树荫覆盖的土地:翳地 没有树木、房屋等的土地:白地 田边地角的小块土地:地头地脑 田头地角 两方分界的土地:间田 含沙多的土地:塥 沙地 极少的土地:寸土 寸地 寸壤 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尺土 尺地 一寸见方之地,极言地小:方寸地 很小的一块土地和天空:寸地尺天 隐瞒的土地:隐地 现有的土地:现地 广阔之地:百亩 ☚ 土地 荒地 ☛ 采地cǎi dì 采地,即官员的封地,也称食邑或封邑。《汉书·王莽传上》:"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注:"师古曰:采,官也,以官受地,故谓之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