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昌吉回族自治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昌吉回族自治州

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天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汉为劫国和单桓国地,唐属庭州,清为蒙古游牧地。1954年成立自治州。人口152.72万人,面积8万余平方千米。2002年生产总值150.03亿元。辖3市(昌吉、米泉、阜康)、5县(玛纳斯、呼图壁、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兵团农六师、农十二师所属团场驻其辖区内。

昌吉回族自治州

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1954年7月15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3月改为自治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自治州首府在昌吉市。辖一个市、六个县和一个自治县。总面积92182平方公里。人口1339300人。居民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满、柯尔克孜等族。境内多高山河流,有终年积雪的天山和北塔山,河流大都发源于天山北坡,南北流向。南部天山一带有广阔原始森林和草场。属大陆性气候,雨量较多。森林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稻、棉花、瓜果。矿产有煤、铁、石油、金、银、锑等,并产贝母、大黄、当归、党参等药材。冰雪资源丰富,玛纳斯河为北疆大河之一,水量充足;还有白杨河、大西沟老龙河等。解放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已有小学526所,初中139所,高级中学32所,师范大专班7个,中等师范3所,各类专业学校4所。还建有采煤、冶铁、水泥、制糖、化肥、机械、电力和农产品加工等工业。

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4年7月15日建立自治区, 1955年3月改为自治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 准噶尔盆地南缘。兰新铁路贯通境内。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昌吉市。汉隶西域都护府, 唐设庭州(治所在吉木萨尔), 元隶北庭行尚书省,清隶迪化府(新疆建省前隶甘肃行省)。辖一个市、六个县和一个自治县(1984年6月)。居民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满、柯尔克孜等族。南部天山一带有广阔原始森林和草场。矿产有煤、铁、石油、金、银、锑等,并产贝母、大黄、当归、党参等药材。中部和西部为平坦低洼地,适合发展农业和园艺业,产小麦、稻、玉米、棉花。有苹果、葡萄、桃子等。冰雪资源丰富, 玛纳斯河为北疆大河之一,水量充足;还有白杨河、大西沟、老龙河、三工河等。北部准噶尔盆地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兰哈羊闻名远近。解放后,建有采煤、冶铁、水泥、制糖、化肥、机械、电力和农产品加工等工业。兰新铁路通过其境。公路连接州内各县、镇。境内有唐北庭都护府遗址和风景胜地天池。

昌吉回族自治州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1954年7月15日成立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州首府驻昌吉市,辖3个市、4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9.39万km2,边境线长227.3km。居民有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藏、汉等36个民族,总人口149.33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59万人,占总人口的25.17%。年均降水量200mm左右,日照时数2749.4~3089.8h。山区有1319条冰川。天然草场509.2万hm2,森林面积22.3万hm2。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10余种。矿藏有煤、石油、天然气等50多种,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在1.5亿t以上,天然气储量在20亿m3以上。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19.8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1.99亿元;粮食总产量863806t;人均粮食产量578kg;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地方财政收入55636万元。全州设立了195所民族学校。有20多处旅游胜地。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1954年7月15日成立自治区,次年改为自治州。辖有米泉、玛纳斯、呼图壁、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七县和昌吉一市。人口1298771人(1991年统计),居民除回族外,还有汉、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首府设在昌吉市。南为绵延的天山,北为准噶尔盆地,到处都有美好的牧场,适宜于畜牧业生产。天山北麓有开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水量充足,宜于农业。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甜菜,其中米泉的大米为重要特产。昌吉市、玛纳斯县近年工业发展迅速。境内有唐朝北庭古城遗址、天池风景区,都是重要的旅游点。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000000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