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综合农业分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综合农业分区 二、综合农业分区福建综合农业分区是在初步查清了全省农业资源,尤其是土、水、气、生物四大自然资源和农村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基本相似,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方向、建设途径和措施等相对一致,以及保持县一级行政界线完整等原则,从大范围来看,全省可分为地域分异最明显的两大片,即闽东南的南亚热带与闽西北的中亚热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综合农业区和15个二级农业区。 ☚ 一、发展历程 (一)闽西北山地丘陵盆谷粮林茶果区 ☛ 二、综合农业分区 二、综合农业分区天津市土地面积11 917.7平方千米,经纬度地带性差异不明显,大部分地区为一马平川,农业生产特点有相当大的一致性。但依山傍海、平洼相间、水网密布等地貌特点,不仅使自然条件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别,而且社会经济条件也存在一定差异。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明显影响着城郊农业的特点,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划分不同的农业区,确立相应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以促进农业生产按照市场需要,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发展。分区的原则是:在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为开放、开发、区域发展服务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区域为单元,进行农业结构、农业布局的科学配置。“六五” 期间,首次进行了天津农业区的划分,全市划分了五个综合农业区。1993年,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又进行了新的农业区划。本着区域内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和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和基本保持区县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全市共划分了4个一级综合农业区,即: 近郊副食品区、东部滨海渔农区、中南部平原农业区、北部山地丘陵生态农业区(各综合农业区的分区概况的数字统计至1993年底见表2-8-1)。 表2-8-1 综合农业区划分区概况
(续)
☚ (二) 工作成果 (一) 近郊副食品区 ☛ 二、综合农业分区 二、综合农业分区综合农业区划是各类区划的核心和集中表现,它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各专业区划的基础上,从全省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农牧业地域差异的实际出发,依据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农牧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似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重大技术改造措施与增产途径的相对一致性;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域完整性和考虑与上一级农业区划衔接等分区原则,将全省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4个一级区和13个二级区(类型区)。 ☚ (五)90年代 (一)东部黄土高原农林牧副区 ☛ 二、综合农业分区 二、综合农业分区根据农业资源条件、生产特点、地域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农业区。 ☚ (四) 工作重点转移阶段 (一) 徐淮农业区 ☛ 二、综合农业分区 二、综合农业分区全省综合农业区划共划分为6个一级区、25个二级区。一级区的划分主要是在大地貌条件的基础上揭示地域差异,并反映共同特征,指出方向与途径,使之成为农业发展大的地域单元。二级区主要是以区内地貌条件、水热状况等为依据,以农村经济现状为基础,提出方向和途径,其命名根据它在一级区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以确定。现将全省6个一级区的情况分述如下: ☚ 一、发展历程 (一)赣北鄱阳湖平原粮、棉、油、畜、水产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