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面飾 > 斜紅 斜紅 xiéhóng 婦女面飾,貼或畫小花於面。南朝陳·徐陵《玉臺新咏》卷七録皇太子《艷歌十八韻》:“繞臉傅斜紅。”唐·羅虬《比紅兒》 詩之十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傍臉之斜紅;在陝西西安郭杜鎮執失奉節墓壁畫舞女像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桃花仕女圖》、《棕櫚仕女圖》等繪畫中均有描繪。 
斜紅 红花 红花红(红葩;红萼;红英;红芳;艳红;醉红) 霞英 绛英 朱英 朱华 朱萼 朱荣 丹荣 丹葩 大片的红花:红云 较大的红花:长红 枝头的红花:红雪 头上戴的红花:斜红 将萎谢的红花:老红 (红色的花:红花) ☚ 各色的花 白花 ☛ 斜红 斜红古代妇女面饰。即在面颊两侧,各抹一月牙形红线,或画为菱纹,或涂作柔美的花纹。南朝梁代已见文字记载,唐时盛行。诗句 “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及唐诗中有句“一抹浓红傍脸斜”即咏这种面妆。据考古报告及文献记载,这种胭脂面饰多施之于歌伎、舞女,以及木偶头像上。 ☚ 胜 妆靥 ☛ 00005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