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散文·先秦·晋公子重耳之亡内容简介和鉴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散文·先秦·晋公子重耳之亡》内容简介和鉴赏《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晋公子重耳之亡》简析 见《左传·僖公四、五、二十三、二十四年》,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晋献公所宠幸的骊姬为了实现她亲生的奚齐立为太子的目的,在谋害太子申生的阴谋得逞之后,又请献公讨伐驻守蒲城的公子重耳。重耳不便举兵相抗,于僖公五年(前655)出奔,历经狄、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于僖公二十四年(前636)返归晋国,夺得君位。本篇记叙重耳的流亡生涯以及返国之初的几件事例,着重描写他的成长过程:在卫,欲鞭给他土块之农人;在齐,不愿再行,醉而载行,醒后以戈逐子犯,见其出奔之初是一个胸无大志、暴戾成性、贪恋安逸的贵公子。在楚,与楚君在宴会上从容不迫、不亢不卑地应酬;在秦,对怀赢“降服而囚”,表现出他已具有政治涵养。返国之初,对寺人披,由记前仇拒见而接见;对头须,初因有误解而拒见到急忙接见;对从亡之臣介之推,从遗忘不与赏禄到追悔志过,表现出他此时已是一个不念旧恶、唯贤是亲、虚心纳谏、知过必改的政治家。此篇可看作人物传记,剪裁取舍,均以有助于刻画重耳的性格特征、成长过程为准,人物形象鲜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