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碳素断代又称“碳-14断代”。测定古代遗物绝对年代的方法之一。利用有机物中占一定比例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半衰期,推断死亡年代。比较可靠准确。适用年代范围在5万年以内。测定结果有一定误差。 放射性碳素断代二十世纪初叶兴起的一种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测定年代的方法。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被称为碳-14的放射性碳素。因为所有生物均需从自然界吸收养料,所以各种生物含有与大自然中浓渡平衡的碳-14。碳-14在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不断释放中子,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为5730±40年。各种生物一旦死亡,它们所含碳物质便停止和大气交换,于是原有含碳-14与大自然浓度平衡的状态渐渐被打破。碳-14只能按衰变规律减少。考古工作者只要测定出土的有机物含碳-14的减少程度,便可推算出它死亡的近似年代。使用此法断代还需与树轮采正才能比较接近实际。再者,此法只适用于五万年以内,年代再久远就更不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