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改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判决 判决决(论决;谳决) 断(断决;断结;判断;科断;下断) 论定 另见:审理 结束 做出 决定 ☚ 判决 判案 ☛ 改判上级法院依法定程序直接变更原审法院的审判。通过改判纠正下级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或裁定,以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如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如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也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死刑复核案件经合议庭审核后,如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最高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改判。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一经作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也不应当轻易改变的,但如果确实发生了错误,就应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改不正确为正确。改判包括部分改判和全部改判,如果原判只是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部分错误,就部分改判;如果原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全部错误,应当全部改判。改判后判决的执行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改判的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就应当按新判决执行。如果改判的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原判决已经执行的,则应当通过执行回转程序加以解决。改判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有错必纠的优良司法作风。 改判上级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以重新裁判形式对原审判决、裁定所作的变更。旨在对错误的判决、裁定直接纠正,以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中国二审或再审法院按照二审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对上诉、抗诉案件或再审案件审理后,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则应改判; 认为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或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分部分改判和全部改判两种,由原判的错误程度决定。 改判上级法院变更原审法院的裁判。 改判 改判上级法院依法定程序自行直接变更原审法院所作的判决。是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错误裁判的一种审判制度。在我国,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改判有三种情况: (1)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不服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或者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刑事案件,经过审理后,对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2)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也可以在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3)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命令前,对于正在怀孕的罪犯,应当停止执行,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 补强证据 附带民事诉讼 ☛ 改判上级法院变更原审法院的裁判。在我国,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如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无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应予改判 :如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可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改判changing the original sente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