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搭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搭包 搭包一种布制的长带,中间有个袋。可以束在腰间。 ☚ 乌喇鞋 窊皱 ☛ 搭包dābɑo见158页“褡包”。 ![]() ![]() ![]() ![]() 搭包dā bāo一种长而宽的腰带,可以开口装钱物,系在衣服外面:(倪二)一面说,一面果然从~里掏出一卷银子来。(二四·540)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搭膊 > 搭包 搭包 dābāo 亦作“褡包”。即搭膊。《紅樓夢》第二十四回:“[倪二]一頭説,一頭從搭包内掏出“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孔類達疏:件月白棉綢小袷襖兒,上頭罩著件藍布琵琶襟的單緊身兒,外面繫著條河南褡包。” 搭包dābāo长而宽的腰带,中间开口内可装钱物。《唐三藏西天取经·饯送郊关开觉路》:“杂扮众吹手,各戴校尉帽,穿驾衣,系搭包,持乐器奏乐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开他行囊来看看,见搭包多是白物,约有五百余两。”《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倪二)一头说,一头从搭包内掏出一包银子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恰好那邓九公正从东边屏门进来,只见他头戴一顶自来旧窄沿毡帽……身穿一件驼绒窄荡儿实行的箭袖棉袄,系一条青绉绸搭包。” 搭包腰带之别称。清朝满族男子穿便装时,均于腰间束带,带上搭挂各式小佩件,多为各式绣花小袋子,及刀、削之类,如荷包、扇套、解食刀、烟袋等,故称寻常所系腰带为“搭包”。带以各色整幅绸、缎制成,长度约8尺左右,将其折成0.2尺宽,围腰两周,系活结于左侧,两端饰以花穗,为单色,以蓝、绿两色居多,皇族宗室必系黄带,觉罗按制系红色腰带。 搭包满族男子佩饰。腰带之俗称。清代满族男子穿便装时,均于腰间束带,带上搭挂各类佩饰,多为各式绣花小袋及刀、削之类,如荷包、扇套、解食刀、烟袋等,故称寻常所系腰带为“搭包”。带以各色整幅绸、缎制成,长度约8尺左右,将其折成0. 2尺宽,围腰两周系活结于左侧。两端饰以花穗,为单色,以蓝、绿两色居多,皇族宗室必系黄带,觉罗系红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