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姜黄 【药物出处】:《新修本草》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为姜黄酮,去氢姜黄酮、水芹烯、姜烯、桉油精、黄色素、脂肪油、淀粉等;辛、苦、温,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 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广泛用于血瘀气滞的多种证候。治血滞的经闭、腹痛,常与莪术、川芎、当归等合用;用于血瘀气滞的胸胁刺痛,常与柴胡、白芥子等合用;治跌打损伤及痈肿疼痛,常与大黄、黄柏、陈皮、白芷等研末外敷;治风湿肩臂疼痛,以血滞经络不通者为宜,常与羌活、白术、当归等配伍。 〔本草撷英〕 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扑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时珍:治风痹臂痛。 本草正: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 本草图经: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 〔名医心得〕 焦树德:肝炎肝区痛 常用片姜黄或姜黄配合枳壳、白蒺藜、川楝子、加入应证汤中,治疗肝炎患者肝区痛表现明显者,对消除疼痛恢复肝功能,均有一定帮助。[1] 〔药理与应用〕 1.对心血管作用:能扩张冠脉,抗心绞痛,能降血脂,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溶酶活性作用。临床可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 2.抗炎作用:对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考的松、保泰松相近的抗炎作用。 3.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有终止动物各期妊娠的作用。 4.其他作用:有兴奋子宫、利胆、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剂量用法〕 内服,3~10克,煎汤;外用适量。 〔按语〕 姜黄辛苦而温,外能散风寒,内能行气血;既能胜寒湿,又能破瘀血,为临床常用药。惟其活血行气之力较强,虚证服之反能增剧,所以对虚性疼痛不宜应用。 【参考文献】: [1]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22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